再過兩個月,我們一家到柬埔寨宣教便整整四個年頭了。這些日子裡,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學習與適應。日子就好像在大海航行的船隻,有晴天,也有陰霾密佈,更有雷電交加的日子。
記得我們到達柬埔寨的第一天,在機場入境處,關員替我們辦理簽証手續。要我們一家五口繳付共125美元的費用(每位25美元)。在發還我們的護照裡,郤少了三個孩子的簽証收據。在永祥堅持要他們開出收據後, 他們終於把孩子們的簽証費用發還,那時我們才發覺隨同父母到柬國的小孩子是免費簽証的。
兩年後的某天,永祥與玉蓮坐著摩托車出外探訪,但在路上被警察截停,檢查車主証(目的是打擊走私和尋找被偷竊的摩托車)。永祥一時忘記帶証件在身,於是我們同意支付罰款,但要求收據。但警察卻回答:「要收據則到警局,車要被扣留在警察局。若現在交一萬柬幣,便可即時離開,車子也不須扣留。」最終,車子被送到警署。錢也付了,罰款不過祗是二千柬幣,並附有收據。遇到這些不公平的事,我們雖然氣憤,但郤有心理準備,如聖經說:「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路十3)受欺壓已在我們委身時作了心理準備。
到工場第一年的某日,下了近兩小時的滂沱大雨,雨勢仍未見轉弱,但孩子放學的時間已超過了三十分鐘。按著學校的規定,家長必須在學童放學後三十分鐘內把孩子接回家。另外,大雨後氣溫驟降令孩子們容易生病,所以我們都決定到學校接孩子。當永祥駕摩托車出去後,玉蓮也踏著單車隨尾趕去,恐怕他一人難以照顧三個孩子又應付路面水浸的情況,若雨水浸過摩托車的引擎,使摩托車壞了,那就更需要援助。正想著的時候,玉蓮的單車已浸進水裡。水位達到車鏈的一半,水底下的情況根本不能看見,加上單車前進的速度愈來愈慢,玉蓮便決定下車推著單車走。在路口水位最深的地方,剛好碰見永祥推著三個坐在摩托車上的孩子迎面而來。玉蓮便叫小女兒轉到單車上去,好減輕永祥的擔子。「不用了,三個都要留在電單車上,誰叫你騎單車出來的! 若是水浸壞兩部車,便都要拿去修理了。況且前面這路爛得很厲害,騎單車豈不是更危險嗎?」此言一出,比滂沱的大雨更使人感到冰冷、沮喪。玉蓮滿肚子氣,一言不發的把小女兒抱到單車上,推向回家的路途。一邊推,一邊想:「真的好心沒有好報! 若我在香港,我們會有這問題嗎?孩子需要在大雨下坐著那船不船,車不車的東西被推回家嗎?摩托車司機們,你們真棒,平日好天,你們就在我家門前喧囂玩樂,下棋吃喝。現在想找你們幫忙,卻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踪!唉……。」
到了工場第二年的某天,二女兒從學校回家。情緒非常低落。於是找機會引導她說出原委。原來她班上有一位同學恥笑她的英語能力不好。於是作媽媽的便不斷的安慰她,幫助她疏導情緒。是的,三個孩子的英語水平仍需要爸媽的協助,否則他們的學習情況將會每況愈下。更甚的是,這間學校的水平已是沒有國際認可的標準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好?孩子的掙扎也就是我們夫婦的掙扎。隨後,女兒的行為出現問題,不時大哭大鬧,一哭就是一小時或更長的時間。直到我們回港述職,才有機會為她尋求輔導。雖然如此,神也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既為女兒接受又很愛主的姊妹來輔導她。我們回柬一年後的今天,女兒仍很想再見那位Auntie呢!
至於語言學習,莫過於在家與家傭溝通來得實際。但是家傭來自不同的省份,口音自然不同,加上有些不懂文字或記憶力差,吩咐了她們要做的事,她們只說一句:「Plick Howei (忘記了)」,就當甚麼事也沒發生過。我家的三個易潔鑊都廢在她們的手裡。然而,這還算小事,最氣的還是她們有些突然辭職,毫不交代;有些更偷了孩子的衣服、文具、玩具、茶壺、家具等。最近,我們的家傭更向我們哀求借錢還高利貸。本著替她脫貧的心態,我們開了一向不借錢給家傭的規例。誰知道她卻在未完全清還債務的情況下一走了之!在無奈的現實裡,我們一邊要「正常」的工作:跟進初信、帶領查經、幫助大學生溫習功課、教導三個孩子中英數、學習語言;另一邊要負擔起整個家的家務,買菜煮飯....心中不期然的會怒火中燒,怪她一句:「好一個沒有良心的家傭!」(所有曾被聘用的家傭,都自稱是基督徒,並且是我們認識的肢體所介紹的。)
另外,在我們到工場半年後的某天,我們發現,差會的地區辦事處與我們的母會發生了一些矛盾,我們被勸喻要重新思考選擇差會。這個建議使我們承受著許多的壓力。一方面我們曉得我們的教會是十分疼愛我們,他們的建議必有其見地。這次也是他們向宣教士首次提出這樣的建議。但我們參加差會前,已作出長時間的禱告,也探究過去柬埔寨有事工的其他差會。再加上我們盼望為華人差會盡上一點點的綿力。希望日後能有上軌道的華人差會差出更多華人宣教士為宣教事工開創新領域。
總而言之,若我們把著眼光都放在那些負面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向神問個沒完沒了──為什麼可以發生這樣的事情?為什麼其他人都不體諒我們?為什麼我們會遇上這些令人痛心、灰心的事情?……說句老實話,我們也曾哭著向神申訴,甚至求神給我們一個可被人接納的藉口,退回香港,但求平安渡日。然而,神並沒有給我們任何下台階。不過,祂給我們看見一些美事;我們看見有大學生願意參加教會聚會,也有至少一位大學生願意決志歸主(在我們宣教的第二年初)。神就是藉著這點點滴滴,在我們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替我們加添心力。
其實,我們可以留在工場,一點也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了不起,或是我們屬靈上有什麼過人之處。這全因為神加給我們的力量,印證我們的服侍蒙悅納;另外教會也願意給我們時間;還有許多肢體們不斷的為我們代禱。
近這個月來,我們從靈修中學習大衛如何面對逆境──示每對大衛王的咒詛(撒下十六5-14) 。大衛王的回應是:「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這人咒駡(我們在身心靈上所承受的壓力),就施恩與我。」我們愈來愈曉得,神是我們的教練,祂給予我們每一樣功課,都是對準我們的弱點,好叫我們的屬靈生命比以前更加豐富、強壯,更能夠結屬靈的果子。
我們希望,神能繼續看重我們,給予我們多方面的操練,叫我們更能「看別人比自己強」,彼此在團隊中學習配搭,見證主愛。有些時候,我們會自嘲:「你若因為人的緣故而退出工場,難道令你退出的人比那呼召你的主更有威力嗎?倘若真是如此,那你就是看他比神還大啦!」
願意你看見我們的軟弱時,曉得為我們的軟弱代禱。我們深信華人教會若要承接宣教的使命,必須有願意委身差傳的教會及差會一同擕手,相輔相承,衷誠合作,差出更多肯為主擺上的宣教士。可能再過五十年、一百年,從華人宣教士當中,有千萬個戴德生、富能仁等肯為拯救靈魂而獻身事主的忠僕和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