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04

華人教會與穆宣 – 我們是理想的接棒人!?

香港前線差會供稿


|回主題文章選單|

 

今天,普世宣教最大的挑戰無可置疑就是向穆斯林傳福音,但因為伊斯蘭世界對西方國家存有成見和敵視,再加上美國「911」恐怖襲擊及印尼峇里島大爆炸所引發的英美聯軍攻打阿富汗及伊拉克等事件,因此由西方差會所主導的穆宣(或慣稱回宣,雖然回宣容易被誤會只向回族回民作宣教工作)運動已到了必需交棒的時候了,但這宣教棒子又能交給誰呢?

不少宣教學者認為華人教會是理想的接棒人,因為中國教會在過去三十年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復興與增長,而海外華人教會的宣教意識亦不斷的提高。將福音帶給穆斯林是一項尊貴的使命及極大的榮譽,但今日華人教會能否接得起這一棒呢?

與西方教會相比,華人教會確是有獨特的機會及優勢,例如沒有侵略及逼害穆斯林的歷史包袱、華人宣教士可以隨著華人分散各地的人流進入封閉地區及建立宣教平台、海外華人群體已有廣泛的關係網絡可以利用、普世華人教會確實有接棒所需的人力、專才及物力,再加上中國有數百萬已漢化的穆斯林(慣稱回民)、在東南亞亦有落藉伊斯蘭(或稱回教)國家很久的華人教會、再加上華人吃苦耐勞的性格及適應力,難怪西方教會會對華人教會寄存厚望。

但根據筆者個人的經歷及觀察,我們實不應過份樂觀,現按以上華人穆宣優勢加以說明如下:

  1. 沒有歷史包袱:但這並不等於歡迎華人。事實上,今天華人的非法入境者及黑工可謂無處不闖,再加上華人往往都不關心本地人的公益,甚至逃稅取巧,因此不少國家對華人都有負面的印型象。再者,大多數的穆斯林並非居於中亞及中東,而是居於東南亞及南亞,華人雖無侵略他們的歷史,但當地華人與其他族群體的關係都不大和諧,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印尼就是一個好例子。

  2. 華人的散居有助宣教士的進入及建立宣教平台:這理論很合理,但卻缺乏實例支持。華人移民散居而有助福音廣傳的例子往往只限於建立本族的教會,對跨越文化事工有貢獻的真是鳳毛麟角,能引領穆斯林歸主的更是鮮有所聞。

  3. 海外華人群體的關係網絡:華人重視血緣/宗親關係及經濟利益,因此關係網絡都以二者為原則,並不容許外人或其他原因利用,例如北美洲的台山人及南美洲的恩平人的關係網絡不單不能成為福音橋樑,反而成為攔阻。

  4. 華人教會的人力、專才及物力:神實在是祝福了普世的華人教會,我們甚麼都有,但卻是分配不均,例如:在中國的華人教會有人力,在西方國家的有專業人才,在東南亞的有物力。這本是神給各地華人教會一個彼此配搭合作的機會,但可惜華人文化卻是喜歡各自為政,在配搭合作上仍甚缺虞。

  5. 中國有已漢化的穆斯林:中國的穆斯林可分為兩大類:居於大西北的小數民族及散居中國各地(主要在城市)的回民。前者因漢族的遷入及不同的歷史因素,對漢人普遍存有不信任的態度,單是由漢人將福音傳給他們已是莫大挑戰,期望歸主者能回到本族作見證,難度更大。中國回民可能是古時在中國經商的阿拉伯及波斯人的後代。經過多個世紀的通婚及雜居,他們的外表及語言都與漢人無異,只是傳統生活習慣及身份認同不同而已。漢人確是比較容易接觸及向他們傳福音,但這些人歸主後,還可以算是「回民」嗎?藉「回民」歸主者向其他穆斯林傳福音的果效可能與漢人相差不遠。

  6. 居住在穆斯林國家的華人群體及教會:有宣教學者認為海外華人教會可以是當地跨文化宣教的橋頭堡,藉著土生土長的下一代向本地的土著傳福音。這理論是非常好的,但實行起來卻絕不容易。首先是華人的民族本位主義及優越感很強,大多不情願讓下一代與當地土著同化。再者在很多穆斯林地方的華人教會因著自身的安全沒有保證,自然也不敢冒險犯難向當地穆斯林傳福音了。

  7. 華人吃苦耐勞的性格及適應力:這確是華人優良傳統及成功的主要因素。為財、為家庭生活及個人前途,很多華人願意冒險犯難,任勞任怨,但為福音的原故,卻是並不多見,也許是華人教會仍是以中產為主以及仍看重物質的緣故吧。

 

本文的目的不是說華人教會不能接穆宣的棒子,乃是要說明華人教會雖有特別的機會及優勢,但同時也有獨特的困難及挑戰。我們必需首先破除迷思,才能腳踏實地的接這宣教的棒子。

首先我們要破除阻礙我們的因素:自高自大的民族本位主義,自私及不願合作的文化、急功近利和好高騖遠的心態等。我們要謙卑的向西方及其他各地的差會學習,並與他們建立伙伴和團隊關係,這樣我們才能互補欠缺和不足。當然我們更要與普世華人教會建立網絡及策略伙伴關係,好能共享各樣資源、人才及資訊。

對今日普世華人教會,穆宣還是在起步階段,因此我們仍要好好發展基本的事工,例如:差傳教育、建立差會、工人培訓、宣教士的關顧及工場的開拓等。但我們也不可忽略為穆宣工作打下穩固的的基礎,就是華人穆宣策略及宣教學的研究,這樣我們才能善用華人教會的優勢及消除負面的因素。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十八期,2009年十月。

(編者按:蒙香港前線差會供稿,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