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應用 01 這一個時刻豈能忽視 嚴佩嫺傳道 - 《使命季刊》前編輯 |
紐約世貿中心恐怖自殺襲擊事件過後,人們還未從驚懼混亂中驚醒過來,位於亞洲的阿富汗便已烽煙 四起,致命的炭疽細菌接踵散播。全世界經濟掉進谷底,還要日夜擔心恐佈份子襲擊美國的核子設施,造成更大的災難。整個世界從未陷入過如此巨大的不安之中。 作為基督徒 - 特別是華人基督徒的你 – 面對這麼一團糟的世界局勢,有甚麼衝擊?
是憤怒?震驚?責備?恐懼?或是仇恨、悲傷、擔憂?抑或只有一聲 歎息?或許只是將責任歸咎於回教徒?將激憤全部傾卸在回教徒身上,甚至私底下將他們等同為不可理喻的「壞人」。
「911」的慘劇雖然已過了半年,但兩棟百多層高的「雙子」大廈,被民航機撞擊後,好像積木一般倒塌下 來,瞬息間變成頹垣敗瓦,造成萬多人傷亡這件 事,在悲哀之餘,一大堆疑問,始終未能解開。這樣一件事,要多大的仇恨才能推動人去 做?而且不是一個人的所為,是一群人;且都不是沒有學問的人所為。
作為差傳機構的同工,一個自然的疑問是,如果福音能讓更多回教徒 接受,該有多好?在這方面究竟基督徒做了多少工作?華人差傳工作者喜歡說:大使命的最 後一棒已交在華人基督徒手上,究竟華人基督徒在12億回教徒的福音工作中,有多少參與? 如果這些華人差傳學者所說的都是正確,在這末後的世代,神對華人有 甚麼託付?在這充滿仇恨和誤解的世代,華人基督徒能起甚麼作用?
以實馬利,你 是主所愛的!
人 許多時候都活在偏見當中,特別現今是傳媒的時代,我們的「世界」或「世界觀」很大程度上都受電子 和印刷媒介所影響,然後以閒談、討論的方式,推波助瀾地將 信息傳遞出去。例如一個小孩子在電視上反覆看見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大廈在民航機爆 炸中倒塌,第二日小朋友都討論這事情,回家後他會問父母:「回教徒都是 壞人嗎?」平民百姓就是這樣倚靠傳媒來獲取資訊,基於此來塑造自己的「世界觀」和對 事物的看法。「911」襲擊事件後,回教徒在國際舞台上更加不好過,再 一次與極端、暴力、野蠻等等字眼劃上等號。西方人所控制的傳媒,是可以產生這樣扭曲 的形象!
也曾踫見過這樣的例子。有一本基督教差傳雜誌說:「神愛世人,甚 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文章說:這經文中的那「世人」其實也包括了回教徒或在回教文化中長大的人。閱讀文章的人的眼神不 其然流露出茫然,像是說:「真的嗎?」
現 今的阿拉伯人,絕大部份都信奉回教。他們的祖先也是迦勒底吾珥人(創十一27 - 32),是亞伯拉罕與夏甲所生的兒子以實馬利的後裔。神在聖經上應許說:「我也必使他成立一國,因為 他是你所生的。」(創廿一13) 聖經說:他們會成為大國,住在眾弟兄的東邊。然而,以實馬利「為人像 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創十六10-12),然而在舊約中, 神說祂最終會拯救他們。既然回教徒也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神也眷顧他們,願意福音 也一樣臨到他們,神愛他們有甚麼可希奇的呢?
主親自作工
感謝讚美主,當大部份基督徒 - 無論西 方的抑東方的 – 忽略或不大願意推動回教徒福音工作時,神已按祂的時間和計劃動工,並感動一些人默默地在工作。
現代的差會 - 無論西 方抑東方 - 都認為向回教徒傳福音非常困難,挑戰令人難以承擔;然而對神來說,在祂並沒有難成的事 (參創十八14及耶卅二27)。
回 教徒分佈全球70餘個國家,不少國家的回教徒佔該國人口百分之30以上。信徒約12億人,主要集中在中東、亞洲、東南 亞及非洲大部份地區。中國的回教徒數 目也不少,由於中國人口十分龐大,雖然回教徒比例不高,只有2.4%,非官方估計數目已達三千萬 人,使中國在人數上仍列為十大回教國家之一。[1]在亞洲地區,回教徒集中的國家包括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尼和馬來西亞。
中 東是指環繞在地中海東岸、紅海及阿拉伯灣的地區,大部份國家使用阿拉伯語。由於產油緣故,中東在 歷史上經常扮演決定性角色,是一個政治、宗教極為敏感的地 區。今天大約有二億說阿拉伯語的人住在中東,大部份是回教徒,但基督教會仍然存在。 即使經過最困難、最屈辱的時刻,在大馬士革、開羅、巴格達和貝魯特等地 的教會仍專心仰望耶穌,持守真道。
原則上,教會在中東可以服 事自己人,但不能向外人傳福音。因此在中東傳福音是一種挑戰,支持並鼓勵當地的基督徒也是一項重 要且艱巨的事工。大多數國家都不歡迎宣教士,他們通常以帶 職事奉的方式才能取得合法居留。宣教士多是藉工作,與當地人做朋友,藉日常生活的接 觸來領人歸主。[2]
然而,根據《為回教未得之民禱告30日禱告手冊,1998》(簡稱手冊,下同) [3]報導,既然在回教國家的關閉環境下,大部份回教徒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基督徒,在比例上也極少宣教 士在回教徒當中工作,於是神便親自動工,叫回教徒歸信基督。
(一) 藉異夢叫人悔改
神根本不一定需要透過人實行祂的救贖計劃。因為回教國家不容許基 督徒向回教徒傳福音,於是神就利用超自然的方式來感動人歸向耶穌 (參看手冊頁75)。行奇事的神在舊約時代已經常使用異夢來向選民說話;在使徒時代,最著名的兩次是向在異夢中要 彼得向外邦人傳福音,及用異象引領掃羅悔改。
該禱告手冊指出,在土耳其大約有33% 歸信耶穌的回教徒是因為作了異夢,在夢中遇見了耶穌而歸向祂 (手冊頁37)。手冊又說:「現今正是極具戰略性 的時刻。請為那些與神在超自然中相遇的回教徒禱告,使他們能很快地引導到能分享耶穌福音的成熟基督徒那裏。」(手冊頁 75)
(二) 賜下 機會
我 們的神也能親自使用在回教中長大而後來歸信主的人,在阿拉伯或回教世界中,向自己的同胞或兄弟傳 福音。目前中東有前所未見的機會,一些較為開放的國家,基 督徒竟可在街頭向回教徒作見證,這是從來未有過的。「於是一些年輕的基督徒扛下傳福 音的挑戰……他 們計劃在假日對外接觸人群、傳福音。有許多人聯合起來服 事,期望他們的城市、鄉鎮和村莊往神的國邁進……中東國家真的已可收割了。
「在中東的阿拉伯國家教會當中,神正興起一群年輕的子民,他們企 盼得見神的國度臨到他們的國家。雖有很多反對聲浪與難處,但中東的教會已動了起來……年輕的基督徒對神有一份新的渴慕,且對回教朋友和鄰舍有一份新的負擔。」(手冊頁33)
(三) 校園 工作
回教學生在政府支持或自費的條件下,大批到西方國家唸書,這也是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他們接觸福音。
回教背景的學生在他們的國家未必有機會接觸福音。在原來的國家, 受傳統思想和家庭的束縛,也不容易歸信基督。但他們在思想開放的地方讀書,有機會接觸福音,心靈便能更願意接受基督。目前已有一些學生福音機構在校園中工 作,例如學園傳道會及學生歸主協會等 (手冊頁30-31)。
失落福音的一群
究竟基督徒在回教徒的福音事工上投入了多少資源?在中東服事20多年的 「中東基督徒福音行動」(Middle East Christian Outreach) 指出,中東地區每25萬人才有一位全職的基督工人,而在英語系國家,一千人就有一位。即是說,大部份神的工人高度集中在擁有深厚基督教文化的國家工作,幾乎沒有人到福音硬地去作 工!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的網頁也反映了這個情況。資料顯示,100個宣教士當中, 就有74個在「掛名基督徒」的群體當中工作,回教徒中間工作的只有六位。但回教徒也不是最可憐的,按比例 來說,在佛教徒當中工作的宣教士只有三位,中國民間信仰者中間工作的兩位,在猶太人中間宣教的只有一位。
福音未得之群體 |
在該群體中事奉之宣教士比例 |
在該群體中事奉之宣教士數目 |
回教徒 |
6% |
24,900 |
部落群體 |
8% |
33,200 |
印度教徒 |
2% |
8,300 |
佛教徒 |
3% |
12,450 |
中國民間信仰 |
2% |
8,300 |
無宗教信仰者或無神論者 |
4% |
16,600 |
猶太教徒 |
1% |
4,150 |
掛名基督徒 |
74% |
307,100 |
合共 |
100% |
415,000 |
資料來源:2001年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網頁 http://www.hkacm.org.hk
在 電腦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北美教會一個差傳大會,討論有關如何向回教徒傳福音,其 狀況、遇到的難處,及如何面對挑戰等問題,共11頁,所論及和最後所結論 的亦合乎今天的情況。再看大會舉行的日期,竟然是1978年10月15至21日,那是20多年前的文件!然而,可悲的是,這份文件所論及的情況,到今天並 沒有多大改變。[4]
會議文件指出, 在北美的基督徒差會中 (不計天主教),只有 2% 參與回教福音事工。差會對回教及伊斯蘭文化認識淺薄,所用的傳 福音策略對回教徒來說亦很不適當。文件指出,長久以來,基督教會 - 無論西方或東方 - 對回教徒都存著討厭、反感、憎惡的態度,完全漠視主耶穌交託的責任,要我們將福音傳到回教徒中間去。
華人差會的情況又如何呢?單以回教徒或在回教文化中生活的人為服 事群體的華人差會可說沒有。但也有個別差會在有機會的條件下,涉足回教福音工作;亦有個別華人宣教士在神的帶領下從事回教福音事工。
一向以來,中國基督徒都不太理會跨文化宣教工作,理由十分簡單, 表面看來也理直氣壯。因為中國人本身已有十三億人口,單中國已是最大的禾場,自顧不暇,那有時間顧及其他信仰族群?然而這理由是否足夠?是否合乎神的心 意?
以為遙遠,其實接近
其 實回教徒離我們並不遠,可能就是你的鄰居、同事、客戶,甚至日常生活經常接觸的人。澳洲和紐西蘭 都是多元文化國家,尤其是在大城市,各種文化、宗教、背景 的人都居住在其中。上一代中國人因語言隔閡和文化習慣不同,不易有回教朋友。下一 代,甚至再下一代就不然。班上坐在他們隔壁的小朋友,可能就是來自回教家 庭。他們自小一同遊戲、一同學習,不會好像上一代一樣,完全隔絕於回教文化以外。
今天,當基督徒討論應否更積極向回教徒傳福音的時候,悄悄地已有 一些回教積極信徒,向西方國家傳播回教,而且果效迅速。近十年,回教徒數目急遽增長,由1990年,佔全球人口百份之12 增至1995超過百分之20。[5]除了生養眾多外,回教徒在歐美的人數亦不斷增加,很多人被吸引加入回教。而回教徒更積極在大學 校園工作,特別是回教基本教義教派,更成功地在西方大學校園吸收了很多信徒。[6]
面 對回教徒的挑戰,華人基督徒在福音的戰線上其實站在一個十分有利的位置。首先,回教徒對華人沒有 偏見。今天,很多基督徒對回教徒存有偏見,同樣,回教國家 因歷史和過去政治、經濟的經驗,也同樣偏見地認為基督徒都是惡棍。中國人因為近年國 力比較強盛,在國際舞台上亦從來不盛氣凌人,回教徒對華人是較有好感 的。如此,神就為華人在回教徒福音事工上開了一道十分特別的門。華人向回教徒講見 證,傳福音,他們會較為容易接受,不會像西教士向他們傳福音一樣,他們一 下子就拒絕了。此外,由於沒有偏見,華人基督徒更可以藉此修補西方基督徒因歷史政治 和文化因素,在回教世界中所造成的傷害;讓回教徒看見,我們所信的耶穌 確實是真神,我們所得著的救恩,確實有其奇妙拯救的功效。
以關心和祈禱作開始吧!
因此,我們應從我們的回教鄰舍、朋友、同事、業務往來的人等方面 開始著手,以行事為人向他們見證主,並把握機會向他們傳講耶穌,以愛和關心見證福音。
其實,雖然在回教徒當中事奉的宣教士很少,25萬人才分配得一個宣教士,但從實際 數字上看,在回教徒當中工作的宣教士有 24,900人。那是甚麼原因導致工作果效不明顯,工作舉步維艱呢?
缺 乏禱告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傳福音是屬靈的爭戰,唯有主能改變人,叫人歸向他。神盼望我們與祂同 工,有一些人,神是特別呼召他們到另一群體,另一族裔中去宣 教。更多的人雖然神對他們沒有這樣的呼召,但祂深切盼望他們能在禱告中與祂和祂的福 音戰士,一同爭戰,禱告、再禱告、更多的禱告。[7]
保羅在他服事主的 最後階段中,向提摩太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 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賣主賣友、任意 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1-5)。在這末世的時候,看見那麼多不法和恐怖的事情,除了求主賜下平 安外,作為主門徒的我們還有甚麼事情可做?
當 這個世界紛紛亂亂,我們當然要祈求和平之君、主宰歷史的神,保守及掌管當前的局勢,化解世間的不 平與仇恨;格外賜下平安,保守人們不致陷入痛苦、受傷、疾 病或禍患當中。雖然我們是華人,回教徒與我們好像關係不大,但這次的「911」紐約世貿中心襲擊事件,應該讓 我們曉得,似乎遙遠的事,其實與我們息息相 關。因此,讓我們也同樣祈求神賜給我們敏感的心和愛人靈魂的心,為著神國擴展的緣 故,讓我們操練愛心,愛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叫神的心 得著喜悅。
最後以一位在中東居住的華人宣教士的感言結束此文。她說:「中東 的宣教士以西國同工為主流,尤其是歐洲人。亞洲同工除韓國宣教士外,其他各國都是個位數。中東莊稼已經發白,華人同工在那裏?」(註八)[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 「關懷新月的群體」,馮浩鎏,海外基督使團香港區主任。《海外 宣教》,台灣中信出版,1999年1-2月。
2. 「生活在中東」,薄亦芬,中東差傳協會宣教士。《海外宣教》, 台灣中信出版,2001年3 - 4月。
3. 《為回教未得之民禱告:30日禱告手冊1998》(30 Days Muslim Prayer Focus),晨光譯,財團法人基督教以琳書房出版。
4. 《大使命》雙月刊,主題:「亞洲的挑戰」,2001年6月。
5.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網頁 http://www.hkacm.org.hk/
6. 英國差傳統計學定巴列特 (David Barret) 2001的全球差傳數據,香港差傳事 工聯會網頁。
7. The Glen Eyrie Report: Muslim Evangelism, 1978, http://www.gospelcom.net/lcwe/LOP/lop0.4.htm
8. Answering Islam,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
9. Here’s Life, http://www.hereslife.com
[1]根據英國差傳統計學家巴列特 (David Barret) 2001年的全球差傳數據,及《海外宣教》雜誌,台灣中信出版,1999年 1-2月,頁15,台灣中信出版。
[2] 「生活在中東」,薄亦芬,中東差傳協 會宣教士。《海外宣教》,台灣中信出版,2001年3 - 4月,頁8。
[3] 《為回教未得之民禱告:30日禱告手冊1998》(30 Days Muslim Prayer Focus),晨光譯,財團 法人基督教以琳書房出版。
[4] The Glen Eyrie Report: Muslim Evangelism, 1978, http://www.gospelcom.net/lcwe/LOP/lop0.4.htm
[5] 「關懷新月的群體」,馮浩鎏,海外基 督使團香港區主任。《海外宣教》,台灣中信出版,1999年1-2月,頁6。
[6] 「關懷新月的群體」,馮浩鎏,海外基 督使團香港區主任。《海外宣教》,台灣中信出版,1999年1-2月,頁6,及《為回教未得之民禱告30日禱告手冊,1998》頁30-31。
[7] 「關懷新月的群體」,馮浩鎏,海外基 督使團香港區主任。《海外宣教》,台灣中信出版,1999年1-2月,頁8。
[8] 「生活在中東」,薄亦芬,中東差傳協 會宣教士。《海外宣教》,台灣中信出版,2001年3 - 4月,頁10。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十九期,2010年1月。
(原載於《使命季刊》第27期2001年12月號第3頁 http://www.ccma.org.au/ ;承蒙作者 及澳洲中信允准轉載,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