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應用 02

帶職宣教:金融海嘯下的宣教回應

劉漢中 博士 - 曾任海外基督使團帶職宣教士

|回宣教應用選單|

 

2007年中至今,全球金融困境日益嚴 重。美國(U.S.A.)房地產不景氣蔓延至全美金融行業面臨破產,各行各業未能獲得銀行貸款,導致業務陷入困境,不 少公司裁員、減薪或結業。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息息相關,美國經濟不景帶動其他國家及地區出現連鎖反應,各地逐漸面對同樣的經濟危機。這兩年來,金融困境引 發美國金融風暴,從而觸發全球金融海嘯,直接影響全球人民的生計。

在這全球大趨勢中,宣教差會亦受影響,奉獻收入下降,出現財務赤字的情況屢見不鮮。面對金融海 嘯,宣教差會如何回應呢?金融海嘯同時帶來危機和契機,本文以宣教的立場回應此契機。

宣教事工面對的三大問題

差會派宣教士到工場時,常常面對三大問題。第一是入境簽證的問題(accessibility)。愈來愈多國家不發簽證,或減少向宗教工作者發出簽證,伊斯蘭教國家、共產國家和後共產國家皆 是如此,在「1040窗戶」的國家亦極少向宗教工作者發出 簽證。

第二是經濟持續性的問題(economic sustainability)。大部份全職宣教士出工場前需要一年或以上的時間籌款。一般差會要求宣教士達到80%或以上的籌款目標,才容許他們出工場。再者,宣教士到達工場數年後,因為與支持教會和弟兄姊妹接 觸少,奉獻亦相對減低。若奉獻少於差會的指定數目,宣教士便要回國募款。此外,據統計,一對從西方國家差派的宣教士夫婦及其家庭每年需要五萬美元經費;若 宣教工場位於第三世界國家,每年則需要三萬美元經費,這入息可能是當地人收入的數倍,造成宣教士與當地人出現經濟差距,容易給當地信徒錯覺,以為宣教只是 西方國家信徒的責任,發展中國家的教會沒有從事宣教的經濟條件。

第三是事工持續性的問題(ministry sustainability)。全職宣教士往往面對居留簽證續期的問題。若當地政府不續期,宣教士就要離開工場,宣教事工便 不能繼續。不少國家常常因政治或宗教因素改變對宗教工作者的政策,使全職宣教士難以長期居留,例如在中亞國家,九十年代容許大量宣教士進入,但最近數年, 因宗教政策改變,不少宣教士要離境。再者,全職宣教士往往因為他們的宗教身分,不易被當地人接受,在開荒性的宣教工作上可能面對困難。當地人往往認為宣教 士是來傳洋教的,故心裡有所防避,形成傳福音的障礙。宣教士的身分在創啟地區不易被當地人接受,宣教士工作的困難對事工持續性造成負面影響。

帶職宣教的三大優點

所謂帶職宣教是指基督徒帶著他的職業到宣教工場,在那裡以工作收入支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同時 向當地人作傳福音及宣教的事奉。

在上述的三個問題上,帶職宣教士都比全職宣教士優勝。第一,帶職宣教士可透過專業或商業身分取 得入境簽證。在現今工、商業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行各業都有大量的跨國或跨文化就業機會,基督徒應把握這些機會,以此作帶職宣教的良機。值得我們注意的 是,許多伊斯蘭教及創啟地區國家都歡迎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到當地從事社會建設,包括工程、科研、教育、工商管理、醫療、扶貧等。對有志侍主的基督徒來 說,這些就業機會可能是帶職宣教的機會。

第二,帶職宣教士若能以專業或商業工作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宣教事工的費用,就不需要出工場 前籌款,亦不需要因奉獻減少而回國籌款,故此他們的經濟持續性高於全職宣教士。在教會歷史中,保羅、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和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都曾用自己的專業支持他們的宣教工作。保羅以製造 帳棚為業(參徒十八3);近代宣教之父威廉.克里曾在印度(India)當染廠經理;馬禮遜在東印度公司當翻譯員二十多年之久,藉此居留中國。他們都是一邊工作,一邊 宣教。

第三,帶職宣教士因為有專業或商業的身分,故較易被當地人接受。他們較易與同行和相同社會階層人士接觸;又 因為他們給當地社會帶來技術或商業的知識與專長,故較受人尊敬,這些都有助傳福音。再者,因為他們具備當地人需要的專業知識,或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亦 較易在當地獲得居留簽證,事工持續性因而增加。

帶職宣教與華人文化

現今大部份華人差會都沒有帶職宣教的策略。目前全球華人全職宣教士總數約一千。華人宣教士人數 稀少,可能與教會與差會徵召宣教士的策略有關。過去數十年,華人教會和差會只著重徵召全職宣教士,但回應的信徒不多,可能與華人重視教育和就業的文化有 關。對許多成年的華人信徒來說,全職宣教需要離開自己的專業,放棄工作,然後進入神學院裝備,才能成為宣教士。這樣的宣教參與難度極高,亦與現今專業、商 業和科技文化差距甚大,導致參與人數甚少。

在全球華人教會中,專業和商業人士眾多,其中許多可成為帶職宣教士,用幾年或更長的時間到宣教 工場一邊工作,一邊宣教。他們從工場回到自己的國家,可成為帶動教會宣教的領袖。帶職宣教士可成為龐大的宣教團隊。筆者認為,帶職宣教較切合華人文化,對 華人專業和商業信徒來說十分可行,是華人信徒參與宣教的極大契機。

全球金融海嘯對華人差會帶來頗大的經濟壓力,差會回應這全球性的危機時,需要重思宣教策略的持 續性。過去數十年,華人差會只著重徵召全職宣教士,如今在海外華人當中的九千家教會,差派的全職宣教士人數只有一千。人數稀少不但是因華人信徒對神國委身 不足,亦可能是因差會忽視全職宣教與華人文化的距離。在著重教育和就業的華人文化中,帶職宣教比全職宣教較為適合,亦較為可行,回應者會較多。可惜現今的 華人教會不太接受帶職宣教,這是因為缺乏教會、差會與神學院的推動。

神是否用金融海嘯叫華人信徒重思宣教策略?華人信徒的人力、物力都不缺,為何宣教士人數與資源 差距極大?從宣教事工的持續性和對華人文化的適合性而論,帶職宣教都比全職宣教佔優,亦可能成為華人信徒投身宣教的有效途徑。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廿期,2010年4月。

(本文曾刊載於《今日華人教會》2009年8月號,蒙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准予轉載,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