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探討 01

「多元化中華民族」及「一元化華夏文化」背景中的基督教

溫以諾教授─美國西方神學研究院之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主任


|回主題文章選單|

、前言為文目的及鑰詞簡介

從歷史背景及社會科學的角度, 分析歷朝(自秦至清)多代(古代至今代), 的「多元化中華民族」, 熔燽成「一元化華夏文化」的過程及現象。透過此等背境認識基督教的引進。

、「中華民族」與「華夏文化」

所謂「中華民族」是從人種學及遺傳學的理科角度去辨認中國的漢, 滿, 蒙, 回, 藏五大族及數十個小數民族。 別于從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角度所瞭解的「華夏文化」。後者乃指源于中國東北區(華山夏水),經過漫長年日及經歷多種變遷而形造的「華夏文化」母系統, 其中可細分華人、華僑、華裔等子系統。

二、「多元化中華民族」與「一元化華夏文化」

「多元化中華民族」是指複雜而非單元性血源的(客觀性)不同民族; 其成員卻共認同源於黃帝血統(主觀性)的後裔子孫。與上述憑血源及血統民族性有別的宏觀文化傳統。是為「華夏文化」大系統的一元性。

三、「基督教」

是宗奉基督為聖子救主, 遵從上帝默示聖經為真理, 奉行神旨而組織教會, 傳揚福音, 廣納信眾, 擴展天國的信仰, 信眾及信徒群體組織與行動。

乙、「多元化中華民族」的認識

一、五大族及數十個小數民族

從人種學及遺傳學理科的研究, 按髮膚身材, 體質血型等客觀性血源特徵, 可分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 及苗、黎、僮…等眾多小數民族。 同時卻主觀地認同源於黃帝血統所繁殖衍生的後裔子孫, 同具「中華民族」的意識, 合組「多元化中華民族」。

二、多元化的實況

除了上述理科(人種學及遺傳學) 的瞭解外, 從人文學科(如文學, 藝術, 哲學等)及社會科學(如人類學, 社會學, 心理學等)的角度, 亦可顯出多元化的實況。 包括起居習慣, 生活方式, 宗教藝術等多方面。

舉例來說, 就地理學的居住環境研究, 有內陸及沿海之分, 高山及平原之別。 就經濟及建築學而研究維生之計, 有農耕或漁獵, 游牧用的蒙古包或定居的亭臺樓閣之分; 就語言學而查察方言土語方面有國、粵、滬、閩等; 按宗教及哲學比較學的研究, 有儒、佛、道等大系統, 另有平民大眾的祖先崇拜, 占卜掌相, 風水拜祭等禮儀習尚。 凡此種種, 花樣百出, 變化多端, 各異其趣。

三、多元化的意義

多元化的意義可分積極及消極兩方面。 (1)積極方面顯出多姿多釆, 各式繽紛的豐富, 構成一幅美麗的彩虹美景, 為外國人仕所欣賞羨慕, 讚嘆不絕。 (2) 消極方面, 構成共處不易的局勢, 及動盪多變的歷史, 多元的現實帶來多時的衝突。雖然強調「以和為貴」、「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等理想, 事實上未能落實履行, 因而產生歷史上週期性的更易 (dynastic cycle:由大一統轉為多權分立, 引致不同族于不同朝代當政)。  此外, (3)因為內情複雜及變易頻繁, 以至科學化的詳細分析, 非常困難, (4)亦帶來系統性研究的迫切。 (5) 傳統式的「中國歷史」資料的處理法, 須重新商榷。 因為正史的紀錄修訂, 均由漢裔史吏統辦, 每當論及非漢族當政的元, 清歷史, 常有「外族入侵」, 「夷狄犯境」, 「异族進占中原」等觀念及措詞。 皆因多元民族的現實, 與一元(漢裔史官)史料間的矛盾。

丙、「一元化華夏文化」的形成及現象

一、華夏文化的根源

按考古學家出土文物, 考証及重構史前時期有「龍山文化」, 及「仰詔文化」兩個階段;追溯早于殷商年代, 中國人便已聚居於「華山」、「夏水」一帶,故中國又稱「華夏之邦」。

二、華夏文化的成長發展

秦始皇兼併六國征服天下, 是為大一統局面的歷史創舉。 來自各方的多族, 聚居中原一帶, 漸漸溶匯出一個文化核心。 漢朝以後, 反由中原往外擴張, 東至大海 南及珠江流域, 西達蔥嶺, 北越沙漠, 華夏文化不但根深蒂固, 且發揚廣大, 正是源遠流長。

三、華夏文化的熔鑄洪濤

自秦始皇政治大一統局面出現後, 字同文, 車同軌, 度量衡的劃一…等多方面的因素。 經歷年長日久的培植, 遂構成獨特的「華夏文化」大系統。 元朝版圖向外擴張, 漢唐時代文化開花盛放, 不但內部非漢族受同化被熔鑄, (如滿族清康熙, 重漢學訂字典為典型例証), 且鄰近邦國(如韓、日、越等) 亦多年受「華夏文化」洪濤泛濫及濡染,  (如法律文獻採漢字, 樂藝服飾效漢唐)。

丁、「多元化中華民族」及「一元化華夏文化」處境下的基督教

一、基督教入華時所受的阻力

雖說「中華民族」屬國際間「多元化民族」之一, 其成員均主觀地以「炎黃子孫」自許, 及客觀地屬黑頭髮黃皮膚東亞裔。只因基督教(源自中亞卻由歐美傳教士引進中國)入華輾轉由(金髲藍眼高鼻子的)西藉人仕傳來, 故此早期因華人的「民族優越感」 (ethnic superiority) 作祟而被排斥。

數千年來中國因地理環境及政治因素而閉關自守, 又因文化教育發達, 兵力軍備雄厚, 故以「中國」(天下居中的偉大)自居, 皇帝以「天子」(天之驕子)自許, 國土即「天下」的夜郎自大, 故此基督教入華時被「文化優越感」(cultural superiority)沖昏頭腦的「天朝心態」官吏所排斥。

二、基督教入華初期對中國的貢獻 (參閱圖一)

圖一:貢獻簡表

分類

多元化中華民族 一元化華夏文化
層面

精神文明

  • 十一世紀蒙古北部游牧民族如克烈族、雍古族、包括成吉思汗之子拖雷Tului之妻),多有信奉景教而行一夫一妻制,後被蒙古元朝(一夫多妻主義)征服而消滅(楊森富1978, 35-38)。
  • 改除不良傳統習俗(如婦女纏足、納妾蓄婢、收容孤兒、聾啞、痳瘋等、 「禁煙聚合會」、反對娼妓),促進民主(如孫中山之三民主義),協助現化代化成如編譯書刊、雜誌、介紹西方科技、天文等)。

物質文明

  • 東北滿族福音工作始自1869年愛爾蘭長老會宣教士行醫施藥,非常成功。又於1873年東北水災時,在牛莊等地配糧賑災。1913年基督徒人數達26,024名。宣教醫師19名, 設醫院12所。且創辦教育, 培養人才。至1934年,東北區長老派教徒已達五萬名(楊森富1978, 304-305)。
  • 蒙強地區間包括內、外蒙、新疆、青海、西藏等處。
 
  • 利瑪竇自1580年 (萬曆十年)抵澳門,留居廣東20年,講授天文地理、曆算之學。後於1601年抵北京。向萬曆帝(神宗)進呈供物,包括時鐘, 西琴,萬國圖誌,甚獲神宗讚賞(楊森富1978, 61)。
  • 徐光啟、楊庭筠、李之藻天主教三大柱石)五次進呈朝廷曆書共137卷,亦即全國推崇的「崇禎曆書」。
  • 滿清入關後,睿親王於順治元年八月,下令採用西法,任用湯若望等掌欽天監職。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間,耶穌會宣教士及中國信徒,多有出任欽天數監要職,於天文曆算之學,貢獻良多。
  • 1870年馬禮遜為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以後,大量外藉宣教士來華,於社會福利 (如贈醫施藥、賑災扶貧等)推廣教育如燕京、聖約翰、東吳、齊魯等大學之創辦),出版印刷(如廣學會、萬國公報等

三、基督教在中國現代化過程的貢獻

1. 科學技術

西方宣教士來華對中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有重要的影響。 始自17 世紀天主教耶穌會宣教士金尼閣(1577-1628)來華, 便開啟了宣教士把西方科技的引入的大門。當時金尼閤攜同教皇送給中國的7,000多本歐陸印製的書籍中, 使有很多屬科扳著作的。及後新教宣教士來華後, 亦著重出版與翻譯的工作, 如Calvin Mateer, Timothy Richard, W.A.P. Martin等, 皆重視推動科學教育的工作。

2. 軍事武器

在軍事武器方面的影響, 主要在于向以基督教為主的列強軍校購買武器與軍事制度的學習。 如清庭於1862年向英國購買了7艘炮艦和1艘供應船(張諱1997, 157), 是為首次大量的向外國購買海軍艦隻。 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自1866左宗堂(Tso Tsung-t’ang) 在福建建立了第一所現化代軍校船政學堂後, 水師學堂便相繼成立(劉慶 1997, 169; 羅香林1954 , 133-34), 海陸軍留學生到歐美各國, 學習槍炮, 行軍布陣之法。 1895中日甲午戰爭後, 清延開始仿效列強軍制訓練, 為西方軍制全面用于中國的開始, 尤為顯著者為袁世凱督練新建陸軍, 以德國為仿效(羅香林1954, 154)。

1923 孫中山(Sun Yat-sen)命蔣中正(Chiang Ka-shek)赴歐考察軍隊的組織及訓練, 1924年蔣回國後建黃埔軍校, 以革命為宗旨, 是西方軍校的建設對中華民國統一之最重要的影響(羅香林1954, 251-52 ; 劉慶 1997, 166-67)。這些被模仿的國家, 除日本外, 大都以基督教國家為主。

3. 政治思想

中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為基督徒,基督教對他的影響更為明顯。國父所受的教育(包括中學,大學及醫學) 來自教會學校。他的政治思想,與所受之基督教教育及親身體驗的教會生活有很密切之關係(林治平 1975, 22-23)。可以說,三民主義雖然啟發於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 的格言,惟其精髓則來自更基本的基督教自由平等之觀念。不但如此,當時推翻滿清政權的革命派之中,不乏基督徒及傳教學校的學生 (梁家麟 1992,121)。亦多有牧師教士參加革命行動, 或有教會團體間中協助革命運動的 (林治平1975, 23)。可見基督教對當時中國政治思想現代化改革之貢獻極大。

4. 教育體育

在教育方面, 新教的宣教士在進入中國後,所采的傳教方法,因應當時社會的需要,併不單單限制在傳福音之上,更在教育上努力倡導新的服務。著明的例子如狄考文 ( Calvin Mateer) 在同治二年創辦「文會館」(為齊魯大學的前身),倡導以西方文藝科學教育,影響中國知識份子及至整個中國。又如李提摩太與林樂知等人, 於中國創辦新式學校, 鼓吹教育制度的改革, 功不可沒。 著名的聖約翰, 東吳, 齊魯, 嶺南大學等, 皆由西教士所創辦。 至1919年時, 宣教士或教會所辦之大學有16所, 中學400所, 小學2000多所 (溫以諾1998, 2), 其對華現代化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體育方面, 中國近代之體育運動形式大都以外國學堂的教官所傳入, 而被基督教大學或青年會所推廣而在社會中盛行。 如 19世紀上海開埠後傳入之英式足球, 以及19世紀60年代傳入的西方的體操, 賽跑, 跳遠, 跨欄, 游泳, 木馬等皆是 (徐振保1996, 202), 籃球在1891年被發明後, 1898年就傳入中國 (同上, 202)。 1890年上海教會學校聖約翰書院開辦我國最早的運動會 (同上, 203)。

5. 社會服務

西方傳教士因應社會的需要而提倡社會服務以作傳教的幫助及實踐, Calvin Mateer, Timothy Richard, WAP Martin, Young J, Allen, James Legge, Alexander Williamson, John Fryer等均在推動教育, 辦學, 翻譯西方科學的書籍, 出版, 禁煙, 倡導婦女教育, 鼓吹女權思想等有所貢獻 (魏外揚1978)。

1895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創立, 為中國20世紀初現代化的人力資源貢獻良多。在1910年代,青年會的影響力,不單在於佈道工作,更在於推動公民教育,提高大眾教育水平,參與社會救濟。青年會是時所提出之「人格救國」口號 (梁家麟 1992,126-28),實為知識份子以基督教思想為基礎,對中國救國之道反省的結果。而其對當時學生運動的鼓吹,更可以說是五四運動的先驅 (魏外揚 1978,43-50)。

青年會發展至1922年時,在全國已經擁有36個市會,會員五萬四千人;200個校會,會員二萬四千人。其時所培養的人材,數以千計,成為當時中國現代化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1930後的時期,因著中國本土的信徒人數增加,「社會福音」神學思想的傳入,以及中國政治社會的動盪不安等因素,中國基督徒遂積極參與社會改革事業:如禁毒,禁酒,救災扶貧等。在日本侵華期間,青年會更負起與國外的機構合作,對國內淪陷區的青年進行教育及經濟扶助工作。

戍、 結語

「多元化中華民族」及「一元化華夏文化」是兩個不同的觀念。 卻是相關的歷史事實及社會現象。 本文試從歷史及社會科學的角度, 探求基督教引進中國的過程及貢獻。

己、參考書目

  • 丁偉志, 陳崧著。 1995。 <<中西體用之間>>。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林治平著。 1975。 <<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化論集>>, 四版。  臺北: 台灣商務。

  • 封尚禮著。 1967。 <<中國文化的正, 反, 合>>。 香港, 台灣: 東亞歷史研究會。

  • 梁家麟著。 1992。 <<福臨中華>>。 香港: 天道。

  • 梁家麟著。 1984。 <<泥土黎民>>。 香港: 突破出版社。

  • 梁漱溟著。 1994 [1987]。 <<中國文化要義>>。 香港: 三聯書店。

  • 孫尚揚著。 1994。 <<基督教與明末儒學>>。 北京: 東方出版社。

  • 韋政通著。 1974。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 臺北: 水牛出版社。

  • 陳致平著。 1986。 <<甚麼是中國人>>。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徐振保著。 1996。 <<中外文化交流記趣>>。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

  • 溫以諾著。 1998。 <中國基督教與現代化> 第三屆北美華人基督教學術研討會, 發表文章。 三藩市, 美國。

  • 緯著。 1997。 <鐵甲西來>。 <<割掉辮子的中國>>, 張亦工, 夏岱岱編, 155-160。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 楊森富編。 1978。 <<中國基督教史>>, 三版。 臺北: 台灣商務。

  • 琳著, 陳定平, 陳廣鰲譯。 1992。  <<炎黃子孫>>。 上海: 三聯書店。

  • 鄭德坤著。 1978。 <<中華民族文化史論>>。 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劉小楓主編。 1995。 <<道與言 – 華夏文化與基督文化相遇>>。 上海: 三聯書店。

  • 譚新之編著。 1980。 <<中國少數民族新貌>>。 香港: 上海書局。

  • 光著。 1961。 <<教廷與中國使節史>>。 台灣; 台中: 光啟出版社。

  • 劉慶著。 1997。 <馬上打不了天下了>。 <<割掉辮子的中國>>, 張亦工, 夏岱岱編, 161-167。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 羅香林著。 1954。 <<中國通史, 下冊>>。 臺北: 正中書局。

  • 譚華冠著。 [n。d。]。 <<我們中國人>>。 香港: 新力書局。

  • 魏外揚著。 1978。 <<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 臺北: 宇宙光出版社。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三期,2006。

( 全文曾在「第四屆北美華人基督教學術研討會」發表,1999年6月4日至7日—US Center Of World Missions, Pasadena,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