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处处

******************************************************************

Bosch, D.J. (1991).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Maryknoll, N.Y. : Orbis Books.

(Bosch, David J.着, 白陈毓华译。《更新变化的宣教:宣教神学的典范变迁》。台北:华神,1996。)

 

 

(「本书英文版问世后,曾在西方神学界引起广泛的注目与热烈的讨论。作者以难得的宽广的胸襟来兼容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学术贡献,以渊博的学识来整合释经学、新约神学、历史神学,堪称历来最有份量的宣教学教科书。」编者摘自该书中文版<中译本序>。)

 

张建芳

 

(中国神学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硕士,2005)

 

进路与目的

 

作者意识到当今宣教所存在的危机有三方面﹕基础上的薄弱, 模糊不清的动机和目标; 导致在实际行动上的缺陷; 以及本质的错置。这些所引致对未来虚幻的乐观想法﹐却因后来所发生的事件彻底摧毁的现实﹐迫使作者重新对宣教有所思索和整理。借着彻底检视两千年来教会历史上所有宣教理念和宣教工作的兴废盛衰﹐作者尝试对宣教的定义加以修正并更新。

 

在追溯第一世纪到二十世纪之间连绵相继的宣教典范的轨迹中﹐作者发现过去两千年里﹐没有一个时代只拥有单一的「宣教神学」﹐甚至初代教会也是如此。但作者认为不同的神学观并不一定互相排斥﹐反而是彼此互补﹑相互强化﹐并且互相挑战。因此﹐作者并不企图订出整齐一致的宣教观点﹐而是勾画出一个「普世宣教的多类型宣教学」的轮廓。

 

作者也意识到对宣教理解的差异﹐是常有的事﹐因此在仔细考察宣教理念的发展过程必要之下﹐再采用对宣教理解的某一立场﹐即是对在学者们研究当中所持定的某些前题作出修正。并在讨论两千年来的宣教变迁中﹐尝试建立一套落实相关的而又能带出自己观点的「脱颖而出的普世宣教典范」﹐并以此作为一架构来发展全书。

 

借着本书书名《更新变化的宣教》﹐作者一方面以「更新变化」作为描述宣教的形容词﹐藉由典范的转换观念﹐呈现出宣教的理念和实践变化程度之深沉﹐立论证明今天这种变化的过程还没有终止﹐并且正处于基督教宣教理念与实践最重要的转变时刻﹔另一方面﹐作者以「更新变化」描述基督教宣教的一项重要特性﹐倡议宣教仍是基督教信仰不可或缺的一个层面﹐宣教﹐就信仰所属层面﹐是拒绝接受现状﹐而定意要改造它周遭的现实情况。

 

 

如何达致目的

 

新约的宣教模式

 

作者意识到近期对宣教一字的升级运用﹐并且随之而来因对宣教的理解所造成矛盾的不安稳性。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对宣教的定义限制在众多的定义中﹐但书中明显认为基督徒信仰的本质就是宣教﹐宣教是为所有人﹐且是关怀世界的救恩。全书以「教会的宣教不能与神的宣教(missio dei)分割」串连起来﹐即宣教属于教会的本质﹐作为不能分割的长期教会的关怀和任务。在序中作者明确指出「就神学的观点来说,『国外宣教』并不是别树一格的。教会宣教的本质是以福音为基础,不是以处境为基础。」[1]

 

作者首先把新约圣经当作宣教的重要文献来了解﹐宣教在早期教会是教会的功能﹐教会的历史和神学必须首先被理解为宣教历史并宣教神学。对宣教的理解必须植根于耶稣的生活和职事﹐因此作者运用批判性释经学—早期基督徒作者并行动者的自我定义﹐和今天愿意被早期见证人启发和引导的信徒的自我定义﹐两者之间的互动﹐去揭示并解释宣教的圣经基础。

 

在圣经中﹐首先并主要的宣教典范转换是从耶稣发起﹐他教导的是一全部包含宣教并因此打破犹太人自我定义的界限﹐致使后来的早期教会在这方面的跟从。借着查考三位新约作者﹕马太—以培育门徒为宣教﹑路加—力行饶恕仇敌与关怀穷人之道﹑和保罗—邀请人进到末世的群体中﹐各自代表基督徒宣教典范的分支典范﹐了解他们在各个群体中如何注释宣教﹐并在他们的作法中﹐寻找那些是今天从事宣教值得学习的榜样。从而综合出耶稣及早期教会宣教本质的轮廓﹐藉此整体连贯的宣教典范中认识宣教对当代的意义﹐和对今天可能产生的意义。

 

历代宣教思想典范

 

在书的第一和第三部份之间﹐即在新约和当代世界之间﹐作者放置第二部份—宣教的历史典范。在观察到马太﹑路加﹑保罗的福音与书信所写的对象与今天的世代有根本上的差异﹐以认可基督教信仰是历史性的信仰﹐即神是借着人物和事件﹐而非抽象观念来与人沟通﹐向人显现。作者仔细探讨组成一系列宣教典范的宣教历史﹐藉此了解宣教在各个时代里分别具有的意义﹐然后尝试描绘出当今宣教的思想典范。这部份并非宣教的历史﹐而是描绘不同时期教会历史中宣教神学的历史分析。

 

作者引用Hans Küng 的历史分类法﹐即根据「典范变换」(paradigm shifts)的学说﹐把整个基督教历史分成六大典范﹕

  1. 初期基督教末世启示典范﹔
  2. 教父时期的希腊典范﹔
  3. 中古世纪罗马天主教典范﹔
  4. 宗教改革更正教典范﹔
  5. 现代启蒙运动典范﹔
  6. 隐约浮现中的大公教会典范。

 

作者把注意力放在每个不同时期的宣教典范之间的差异元素上﹐并对其有宝贵的启发和修正。六大时期中对基督教信仰都各有特殊的理解﹐每一个时代都反映出神学的「典范」 ﹐每一个时期﹐基督徒都从他们的处境中努力探究基督教信仰以及宣教的意义何在﹐致使每一个时代对宣教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主旨。作者围绕着首五个历史阶段所得到的宣讲典范组织整体的结构﹐以最后焦点落在所浮现中的典范应该有的模样上。

 

在追溯基督教宣教神学发展的情形中﹐作者探讨塑造宣教活动的各种风格﹑宣教的迫切性﹑和对构成有效并忠诚的宣教的理解。范围涉及天主教和更正教﹐保守派和自由派﹐也特别注重在教会与国家﹑殖民主义的关连性上。作者发现在任何时期或任何传统中﹐出现的都不只是一种形态﹐并且明显可以看出﹐过去每一个世代﹐基督徒对宣教的理念都深深受到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影响﹐尤其是由十八世纪到现代的宣教的动机和主旨﹐显露出启蒙思潮的特色。

 

他深入剖视启蒙运动的多种前设如何塑造宣教﹐展示在知识﹑文化和科学上的势力如何错综复杂地互动﹐使得基督教宣教从18世纪末以来有着巨大的提高﹐却也为现今的危机种下了种子。启蒙运动看所有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的思想﹐同时影响了教会和宣教﹐带来对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相信西方文化和价值的优越性﹐并一些教会领袖和宣教士对殖民主义提倡的结果。这些都是基督教宣教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情形﹐可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却在证明越来越无法提供充足的答案。

 

在今天针对启蒙主义的挑战的后现代时代﹐代表着现代的结束。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共产主义等﹐动摇了整个西方文明的重心﹔一方面各式学科—包括自然﹑社会科学﹑哲学﹑历史等研究成果﹐对神学理念有很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教会﹑神学﹑宣教内的种种发展﹐也同样造成长远性的后果。

 

作者将启蒙之后的时期归结为后现代典范﹐今天宣教的教会所面对的世界与以往所面对的世界有很根本的不同。今天是一过渡的时期﹐旧的典范已不敷使用﹐典范的转换必然包括不稳定性﹐但也同时有新的价值的发现。

 

建立一套落实相关的宣教学

 

本书前两部份是作者为第三部份铺路﹐这部份包括作者所认为今天正在进行的宣教典范转移中所必然具备的元素。作者看到一个新的急迫的普世性的后现代典范称为「大公教会典范」﹐普世是因为由梵帝岗﹑普世教协﹑和洛桑信约的文件﹐并在一般宣教学者中所代表的一种聚焦的态度。他以十三个标题发展并评估这新典范的最新状况﹐彼此之间并非有所分别和孤立﹐而是作为一种新典范彼此密切相关的元素。以下是无分先后秩序地列举出宣教即是﹕

 

  1. 教会与人的相交﹔
  2. 神的宣教﹔
  3. 传达神的救恩﹔
  4. 寻求正义﹔
  5. 布道﹔
  6. 处境化﹔
  7. 解放﹔
  8. 进入文化﹔
  9. 共同见证﹔
  10. 神所有子民的服事﹔
  11. 向别种信仰的人作见证﹔
  12. 神学﹔
  13. 在盼望中行动﹔

 

这些元素都是作者饱览群籍后整理出来的议题﹐详加论述。原来,近代宣教事工经过了二百多年的挣扎,已经逐渐摆脱了启蒙思想的阴影﹐并浮现新的典范﹐一些基督徒相信基督教信仰本身就具备宣教本质﹐不过需要修正宣教的神学和实践﹐从而带来一次宣教典范的变革。藉此作者展示他的第六个典范—「一个浮现中的大公宣教典范」。

                                                                                  

是否达到目的

 

本书可说是宣教的综观﹐从圣经﹑历史并神学角度对宣教的认识﹐利用典范的哲学立论寻求清楚明白地说明宣教在一后现代的世界的可能性。作者能以把无论是历史上的或是当代的﹐一大堆的事实﹑意念﹑视角等大量现存的宣教文献组合在一起﹐成功地理清宣教的意义是必需让读者去自己作出审视﹐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并为将来的辩论提供了多种可选择性。作者所采取的历代宣教思想典范的进路既坚定又有活力﹐使读者不断地被带进圣经和历史资料的新启发中﹐并被今天所理解的宣教所挑战。

 

本书值得欣赏的地方在于作者小心的调查﹑报告式的讨论﹑持续采用无论从福音派到自由派﹑保守派到激进派﹐东正教﹑罗马天主教或是更正教的整体大范围的神学角度。还有﹐作者采取百科全书式的覆盖范围﹐新约模式﹑历史典范和现今议题的三大段落﹐每个段落以密集辩论处理手法﹐几乎都可以独立地存在﹐然而又整齐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另外﹐作者所采用的典范的转换概念﹐首先被Thomas Kuhn参照科学知识所改良﹐并被Hans Küng在其基督教思想史的分析中承继﹐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与自然科学中的典范一词同样用法﹐因为在自然科学中﹐新的典范可以完全代替旧的﹐并且不能逆转。例如, 牛顿定律到现代物理的过渡。然而﹐在神学上的旧典范却可以作为新典范的元素而生存﹐正如, 中世纪天主教元素仍可存在在现代天主教中﹔或是偶而以一些长久被遗忘却又再度复兴而存在﹐正如路德对因信称义的重新发现[2]

 

作者所发展宣教的基本圣经典范源于马太﹑路加和保罗﹐其立场是把这三位作者作为第一世纪宣教理念和实践上的代表﹐认为他们的宣教信息都着实是积极正面的。但他没有把约翰著作中的宣教典范纳入其中﹐便有不足完备并需要调整的地方。他忽略了以宣教为主要题旨的约翰福音中对世界的神学和定义﹐并当中「世界」(kosmos)这词主要的观念对于宣教了解的含义﹐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看法。作者接受部份约翰的宣教模式—神爱世界﹐这爱使他差基督和信徒到世界。可是他忽略了约翰对世界的极其负面的评价。当中约翰著作的主题是﹕世界决意抵挡﹐对基督徒的休戚与共之感并不领情﹐即宣教将会受到敌视和拒绝﹐如此﹐这个抵挡神又为神所爱的世界﹐也是教会必须牺牲才能触动的世界[3]﹐并非单单靠协商所为之理解。

 

作者在书中认为早期教会在后期停止作为一宣教运动﹐并转向以宗教制度取而代之﹐是违背了耶稣的动机的想法﹐这样似乎把问题错置[4]。因为早期基督徒群体被建立成为有一定的制度特色的教会﹐并不必然与他的创立者的动机相违背。它真正的失败在于成为有一定制度的教会后﹐无力维持其热情﹑动力和动态宣教运动的弹性。作者在书中表示, 制度和运动可能是永不相容的两个类别﹐这点应该从拒绝作为不适切的制度教会﹐或只以植堂和建造作为宣教的重要元素这个角度来加以表明。

 

在教会的本质上的辩论中﹐作者对在现代文化中是否应当参与政治的议题并没有解决。现代文化把公和私二分为两范畴﹐如此二分带来宗教和个人自由的容忍﹐并赋予对立于大众的人权一个基础。但这种二分使得教会参与公共事务变得问题重重。教会越参与公共事务﹐越会牵涉到其游戏规则和风险中去﹐因而失去它的超越性和身份﹔但若它越是逗留在其私人范畴﹐虽然可以维持其身份﹐但又却失去它对社会的适切性。如此将会带出疑问﹕是否教会被现代典范诱导以为只有政治参与才是唯一有效参与社会改革并转化社会的途径﹖现代主义以契约式的关系取代了人们生活的阶级关系﹐可是问题是, 带来社会改变的历史上的不同的关系中﹐是否只限于契约式关系﹖西方社会中家庭关系被当作隶属于私人的范畴﹐并被当作不适合在公共的范畴中人们能力的发挥。然而﹐人们却开始逐渐意识到公民社会的重要性﹐这个范畴超越了个人的界限﹐而又不在国家的水平上。如此在他们个人并家庭的界限之外﹐寻找建立有效群体的活动并改善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是可以帮助建立公民社会的[5]

 

在正在浮现的新宣教典范的元素中﹐作者在他的十三项建议中似乎忽略了几个具决定性的元素; 包括, 作为护教的宣教[6]﹐即基督教信仰面对势不可挡的反真理宣告的护卫﹐这种护教非只在传统非西方宣教工场﹐也在今天的后基督教的西方出现。另外是通过灵恩运动﹐在近代西方被重新发现的权能和医治职事﹐而它又是迅速在非洲和亚洲教会增长部份的主要职事。还有是在伊斯兰和马克思主义的主权地方的逼迫和受苦见证的议题并没有讨论[7]

 

从作者所参考的书目中发现﹐只有24条目是第三世界的作者﹐并只有4位是女性。因此﹐作者的主要对话对象为欧洲和北美的学者﹐较少注意从第二﹑三世界福音工作者而来的宣教理论﹐当中女性也比较缺乏[8]。而且他的历史写作基本是从西方的角度﹐并非一世界基督徒运动的历史﹐基督教在西方纵然有其主导地位﹐却永远只不过是部份的基督教历史。西方的宣教学家是否真正能够借着他们的理念﹐强化那些与福音工作者作为伙伴的群体﹐却是一个具争议性的问题。

 

书中极少的篇幅出现拉丁美洲﹑非洲并亚洲的福音化的历史和状况。例如﹕非洲的国家与教会﹑基督教领袖的本质和实践﹑基督教宣教的基金﹑西方现代化对于世界的影响﹑伊斯兰对基督教的反抗﹐并本色化宣教的大量增长等[9]。这些议题的遗漏带来有关普世宣教作为涵盖所有的现今宣教典范的不足性问题﹐并且对现在是否适当时候和场景开启第二﹑三世界世界去影响西方宣教的问题。这种反过来的宣教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第二﹑三世界国家已提供了西方神学性资源和对重要宣教学议题的识别。

 

从前基督教会史一直以西方为中心﹐注重时间上线性的流程﹐所谓教会史即西方宣教史; 但世界是在不断地改变﹐不但有新民族和新疆界产生﹐权力中心和其性质也在转移﹐非西方世界基督教有巨大发展。如人数快速增长﹑教会活力﹑创造力﹑经济科技﹑社会思潮等所导致的变化﹐推动了传统教会史的转型。先以脱离西方为中心转向多元的中心﹐除西欧北美外﹐继有拜占廷东正教﹑中世纪的西方﹑印度﹑非洲﹑改教运动﹑东欧和拉丁美洲﹐各自以独特的经历和处境自成中心。又以从西方历史学家的立场和观点﹐转向以各地区民族本土场景的立场和观点。

 

这样﹐作者把在社会议题上的福音参与作为普世参与的一个子集﹐如此的宣称有以上所提及有关作者遗漏带来的宣教典范的不全面性。许多发生在宣教上的事情不能被作者的普世典范所解释﹐或被他在社会议题上作为这个典范的子集的福音所识别。因为普世运动是历史上19世纪西方宣教伸展的延续﹐并大大植根在西方的宗派而且快速地收缩。再者﹐在宣教和社会议题上的福音和普世进路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普世宣教对社会有一非常政治化的进路﹐它批判福音进路把焦点放在各国方面建立家庭上。普世进路接受公共和私人的二分﹐并倾向公共的范畴﹐把对于家庭的福音行动理解为私人范畴的选择。这样﹐给予普世典范作为理解当代宣教的过高评价就应当十分谨慎[10]

 

综合以上作者某些内容的遗漏﹕只从新约而非旧约圣经的宣教典范开始﹐单一以西方为中心的基督教会史或宣教史﹐又或作者所表示制度和运动是永不相容的两个类别的立场﹐均反映出作者自身既定的一套宣教典范﹐并已掉进其自身文化的框架中﹐当中包括了对世界整体宣教的许多简化过程﹐并所带来的许多遗漏﹐在作者要建立一套落实相关的普世宣教典范为目的上﹐有其根本全面性囊括的不足。或许﹐正如作者所言﹐宣教典范的转换﹐正处于深层程度的理念和实践的更新变化过程中﹐至今还没有终止和定型﹐当中地域﹑历史和文化上复杂的共时性和多元性的发展不易掌握。

 

整体来说﹐作者给予读者一主导地位的宣教学的综合﹐其宣教的异象是不会轻易的被取代﹐只能往上建造和使之更细致化。根据作者的启发和思路﹐当今的一些主题, 如和平的建造﹑生态学﹑伙伴性﹑全球化等这些在今天变得越来越中心的宣教议题和反省﹐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非西方教会史的当今趋势﹐即在一新的世界教会史的浮现上﹐ 绝大多数的基督徒都是来自第二﹐三世界国家的﹐并且今天平均基督徒成员都是女性﹑有色人种﹑和住在村落中的成员。

 

《环球华人宣教学期刊》第一期,2005。

 



[1] David Bosch。《更新变化的宣教-宣教神学的典范变迁》(台北:华神,1996),页12。
[2]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p319
[3]《更新变化的宣教-宣教神学的典范变迁》,页715-720。
[4]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p320
[5] Chris Sugden, A Discussion of David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 p332
[6]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p322
[7] as above, p 323
[8] Stephen B. Bevans, and Roger P. Schroeder, Missiology After Bosch: Reverencing a Classic by Moving Beyond, p69
[9] Chris Sugden, p 330
[10] Chris Sugden, A Discussion of David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