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探讨 02

跨文化(在港印度人)信仰交流及反省报告

陈启兴、贺文亮、叶云梅、苏淑卿 - 中国神学研究院学生


|回主题文章选单|

1.      目的及进路

本报告旨在藉与居于香港的印度人作出接触,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地向他们传福音。除了直接拜访印度人(包括居于重庆大厦的印度人),与他们作出跨文化的信仰交流之外,我们亦亲身参观锡克教和印度教庙宇,从他们的祭司口中直接了解印度人的两大宗教。我们亦透过曾于印度宣教的宣教士,了解到向印度人传福音的方法和拦阻。此外,我们也搜集了一些客观资料,如居于香港的印度人的现况、印度人的信仰理念等,俾使本报告能较全面地探讨向居于香港的印度人传福音的策略。

 

2.      印度人在香港的情况

2.1        印度人在香港的历史

印度是英国在亚洲最早的殖民地。英国透过东印度公司与远东地区进行贸易,把印度人带至远东一带,包括香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香港已有印度社群与亚洲及世界其它地区展开贸易。印度人对香港的发展有正面影响,好像有H. N. Mody爵士捐钱创立香港大学、Dhun Ruttonjee 创办律敦治医院、Dorabji Naorojie 兴建天星码头等贡献。[1]

 

2.2        印度人在香港的现况

2.2.1        人口

根据2001年度的人口普查,在香港合法居留的印度人约有17,200名,占香港总人口0.3%,其中21%在香港出生(较少数族裔人士平均在港出生率10%为高),[2] 显示印度人在香港较其他少数族裔人士更多是“土生土长”的。根据2006年中期人口调查,在香港合法居留的印度人有20,444名,占香港总人口亦是0.3%,在港的印度人与香港总人口似乎同步增长。不过,在香港居留的印度人应不止此数,因为当中应该有不少是非法居留者,投资推广署的网页显示印度社群在香港约为35,000人,而中国基督教播道会香港差会执行干事胡志雄先生估计现在居港的印度人约有五至六万人。在香港,不少印度人聚居于九龙重庆大厦。

2.2.2        生活的满足感

在香港的印度人大致处于贫富两极,富者以夏利里拉家族为首,贫者像一些当护卫、守门的锡克教徒或其他在地盘工作的印度苦力。居于九龙重庆大厦的印度人一般属于贫穷的一群。然而,印度人未必因此而自卑。根据全球巿场调查公司Roger Starch Worldwide 及印度巿场调查公司ORG-Marg2000年完成的一项调查,以快乐指数排名,印度在全球排名第二(有37%印度人自觉快乐),较排名第21位的中国高出很多(只有9%中国人自觉快乐)。[3] 当然,这是对在印度本土的印度人作出的调查,但在某程度上应可反映印度人的乐观个性。从受我们访问的几位印度人看来,也颇能感受到他们满足于在香港的生活。

 

2.3        社群关系

2.3.1        有组织的联系

在香港,有不少组织联系本地的印度人,除驻港印度总领事馆外,还有香港印度商会、香港印度委员会、印度会所、香港印度妇女会、香港印度专业人士论坛等十多个团体或组织。[4]

2.3.2        宗教联系

印度两大宗教印度教和锡克教在香港都设有庙宇供信徒进行宗教活动,亦因此而加强了印度人在本地的联系。

设于跑马地黄泥涌道的印度庙成立于1954年,现由祭司长 (Chief Priest) Pandit Hiroo Sharma主持。该印度庙一周七天对外开放,但信徒集体敬拜多在周日上午举行。[5] 在某些宗教节日,有多达四、五百名信徒赴该印度庙参与活动。

锡克教徒早在约1835年已到香港工作。现时香港约有八千到一万名锡克教徒。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的锡克教庙,已有105年的历史。该庙设有各种设施,包括医疗所、幼儿园、图书馆、电脑培训中心等,[6] 对联系锡克教徒起着很大作用。该庙于2007年有241名有投票权的会友 (voting member),并定时安排一些比赛活动和参与捐血,鼓励健康生活,建立信徒之间的关系。[7]

2.3.3        与香港人的联系

从受访者口中,印度人表示一般能与香港人相处及交往。不少印度人在香港出生,甚至上两、三代已定居于香港,取得香港永久居民的权利,所以十分适应香港的生活和与香港人交往。对于懂得听、说广东话的印度人来说,他们更容易融入本地社会。

然而,遇有问题,他们一般都向同乡求助,这可能与本地印度社群规模仍小,较易内聚有关。

 

3.      采访印度人

3.1        Durga Samtanti 女士

3.1.1        家居环境及人际关系

Durga居于般咸道一个阔落的单位,我们进屋后,她热情地端出印度小吃samosa和印度奶茶给我们享用,很热情地款待我们。

她于1968年与丈夫婚后来港,很适应香港生活,也有很多本地印度朋友。丈夫在港做贸易生意,以家居为办公地点,但因他经常外访,故Durga与任职投资公司的女儿相处较多。Durga为全职家庭主妇。

Durga对香港人的印象普通,她很讨厌别人叫她“摩啰差”,曾当面指责对方,又曾被的士司机讥说印度人有体味。她只懂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也很少中国人朋友。不过,她来港卅多年,很喜欢香港的生活。

3.1.2        信仰

Durga相信轮回,她儿子十多岁时因血病离世,她相信是因她夫妇今生的过犯所致。她相信有不同的神管辖不同的范畴,有一个“主”是有超级能力 (superpower) 的,其下则有很多神,例如:财神、快乐神等。她家中的神台摆满大小不同的神像,各自有其守护的功能,而她每天早上会清洁这些神像一番,这是跟随师傅和她家人的做法。有趣的是,她到巿场买香港华人用的香,来供奉她的神像。

 虽然不会经常去庙宇参拜,但Durga 和她的丈夫均有跟随印度教/锡克教一些著名的灵性导师 (gurus)。我们从她提供的数张图片中见到其中两位导师。

据说,一位名叫Baba的灵性导师有很多奇异功力,在印度的Chennai城,有数以千计的人群会访求此人,有些人会向这些图片中的人像朝拜。

另一导师是一位上缠头巾的长者,[8] 每隔数年来港指导信徒,Durga说每次这位导师来香港,她都很想他留下来不要走,因为他很能指点她夫妇俩的迷津和给予祝福。她丈夫更说,每次师傅来香港时,他会特别有动力去生活。这位大师教他们要早起,花长时间默想,而且“祷告”是不限时地的。

Durga说,丈夫常到锡克教庙朝拜,但她自己则不常去。谈到神迹时,她说印度教经常有神迹如治病,法力高强的师傅能同时于异地出现等,她家里也有一些香港出版的印度人杂志,内载不少有关医治和神迹的文章。

3.1.3        道德观念

Durga 说上一代的印度人重视家庭人伦,很孝顺长辈,她自己的家庭属大家庭,共八兄弟姊妹,现于世界不同地方定居,只有两位兄弟仍在印度居住。其丈夫的家庭成员有十一位,却不是每位都孝顺,而她丈夫每月寄6,000港元给于泰国居住的亲人使用。

她指出香港华人和她在品行上有不同看法,她举例,若在街上看见十元,她会立刻拿起,因这是上主赐给她的,完全是“应该的”,而中国人则认为应该是路不拾遗。

3.1.4        接触基督教和分享福音

Durga家人中惟一的基督徒是夫家一位弟妇,她数年前于泰国因癌症去世前四个月,接受了浸/洗礼,Durga说这或许因弟妇想行土葬的缘故。

家居西环天主教圣安多尼堂对面的Durga曾自行到那圣堂祈祷两年,每星期二晚到圣堂安静地坐下祈祷,而教堂内的神职人员或其他天主教堂友都没有跟她接触,她后来也停止了上那教堂。

我们跟Durga分享了一次福音讯息。当我们说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时,她回应说印度人相信诸神,所以她也相信我们所讲的神,但不是太明白。

最后我们问她可否为她的身体和家庭成员祈祷,她很乐意,告诉我们她的两膝和两手的关节很痛,近来也常去玛丽医院看医生,我们遂为她的健康和家庭祷告。

3.2        印度文化体验一日游

四月廿一日小组参加了由两个本港差会[9]主办的“咫尺印度教-本地印度文化体验一日游”活动,使我们对本港的印度群体有了一些第一身的接触。

3.2.1        访问重庆大厦的居民

第一个项目是小组成员到尖沙咀重庆大厦做问卷调查。我们访问了两位廿岁左右的年青男子,他们均觉在港收入远高于在祖国,故喜欢留港生活,但亦会挂念在印度的亲人。他们大多不觉得被香港人歧视。他们都是信伊斯兰教的,但因香港的宗教气氛比在祖国轻松,故不会常去清真寺敬拜。

  另一位受访者是外币兑换店老板,是一位在港土生土长的中年男子,他和妻子及三名儿子在港生活,但他不懂亦不打算学广东话。被问及他的收入时,他也乐于回答,谓他和长子收入合共20,000港元左右,算是够用的。

  我们在重庆大厦四楼一间印度餐厅午膳,小组成员也趁机访问了餐厅老板,有趣的是他先要致电儿子,由小组成员跟其儿子讲解我们的访问目的后,才跟我们的组员倾谈。

3.2.2        参观锡克教庙及印度教庙

小组下午参观了位于皇后大道东的锡克教庙和黄泥涌道的印度教庙。锡克教庙是一幢有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物,设计很有心思,庙宇下层是饭堂、幼稚园和儿童游乐设施,为锡克教徒提供敬拜以外的其它配套服务。该庙的祭司热情招待我们,并讲解了基本的锡克教教义。  

 接着我们到了印度教庙,听取祭司讲解有关印度教的教义,祭司清楚讲解了该庙供奉的创造神、保存者和毁灭神等等的由来。

祭司更分享了他的“见证”:他家族三代皆是印度教祭司,但他自己年青时爱自由,周游列国后,一天他在旅程上忽然很想了解宇宙,便立志学习天文星相,投身祭司的行列。  

3.2.3        印度宣教士的心声

傍晚时份,我们参与分享会,听取各人对整日行程的经历和感受。最后,国际传道会的黄桂莲宣教士详尽地分享了有关向印度人宣教的信息,包括本港的印巴群体、印度社会、他们的信仰和生活等多方面的资料。

4.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

原来Durga所讲的灵性导师,是各种印度大师中的一种,他们的教导不限于印度人,甚至对美国人也有不少影响。瑜伽 (Yoga) 和超觉静坐(一种印度教冥想)就是那些大师的教导,他们的行径牵涉邪术,包括交鬼、巫术等,成为一些邪灵附身的邪术家。[10] 在此我们尝试对印度教作一点简单的探讨。 

4.1        印度教[11]

印度教徒估计占全球人口约百分之三,大部份在印度,在北美洲也有超过一百万印度教徒。印度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当时的印度是多神主义的,由起初家庭中简单的仪式,进展到正确的仪式要由受过训练的祭司来主持。另外,指示仪式的“吠陀”(Vedas) 亦由一些学者写成。

由于祭司的权力发展到控制信众的生活而导致群众叛乱反抗,转而不再强调外在仪式,而追求内心默想。

总结“吠陀奥义书”(Upanishads;又称“吠檀多”,于公元前三百至八百年被写成),指出在众多神祇背后只有一位实体,即“梵天”(Brahman),没有位格,是万有本源。梵天最高的形式是nirguna,意思没有属性或特质。但它转化出有属性和位格的梵天,称为“自在天” (Ishvara)

至于人对自在天的认识,需要透过“三体”(Trimurti),即梵王(Brahma;创造者)、毗瑟笯(Vishnu;保存者)和湿婆(Siva;破坏者)。自在天经过十次转化变得更有人性,而其他神祇的数目非常众多,估计有三亿三千万个。

信仰方面,大部份印度教徒相信自己的真我 (atman) 连结于梵天,是从梵天延伸出来的。他们接受因果律,行动的结果,不只影响今生,还要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故他们相信轮回转世 (Samsara) 的说法。要解脱 (Moksha) 则必须脱离生、死并转世的轮回,认识自我的虚幻,努力摆脱自我的欲望,重归那真实的梵天。他们可藉善行道 (karma marga)、认知 (jnana marga) 和献身 (bhakti marga) 三种途径得到觉悟。而根据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真实和虚幻 (maya),可分为(1)非二元论者 (advaita),梵天是真实,世界是虚幻;(2)有保留的非二元论 (vishishtadvaita),同时肯定梵天与宇宙都是真的,宇宙引伸自梵天;及(3)二元论者 (dvaita),看他们为不同的实体。

4.2        锡克教

锡克教 (Sikhism) 可说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穆斯林于七世纪入侵印度,后来并对印度人迫害。锡克教于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于印度旁遮普建立,舒缓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分歧。根据香港锡克教庙宇委员会出版的《锡克教历史简介和锡克教教徒生活方式》一书,锡克教是于五百三十多年前由那纳克古鲁 (Nanak Dev Ji) 创立,1845年传到香港。 他们信奉华希古鲁 (Waheguru),并记载在锡克圣典“格兰斯沙希伯古鲁”(Guru Granth Sahib) 中的十位古鲁 (the Ten Gurus) 的教义和见解。在香港锡克教庙,该圣典便被供奉在殿的中前方。

原来“锡克”的意思是门徒,他们相信宇宙只有一个真神,神创造了整个宇宙,并主张人人都是平等的。信徒还要遵守第十世古宾信古鲁 (Guru Gobind Singh Sahib) 所定的洗礼仪式,加入他们的政体卡尔沙社团 (The Khalsa Panth)。锡克教现存的精神和历史传统象征是他们的金庙,位于印证旁遮普的阿母利 (Amritsar) 侧,正确名称为神的庙宇(Harimandir Sahi;哈尔曼德尔希伯),是锡克教徒主要的朝圣地。金庙四面都有入口和门,象征着金庙对印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开放。

锡克教徒的外表令人一眼便能辨认得到,他们的男性通常戴尖顶头巾,是为了保护头发。他们还有些以五个记号表示的独特性,通常叫5k,即Kesh长而不剪的头发、Kangha梳子、Kara一个钢手镯、Katchera短裤、和Kirpan一把利剑。留发代表遵守神的意念,梳子帮助头发整洁。 短裤则表示简洁,可以避免尴尬动作,亦舒适方便。短剑代表勇气和冒险,作为保卫荣誉用的,而不是侵犯和攻击。钢手镯则代表友善、自制,警惕于跟随教义,避免邪恶行为。

 

4.3        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分别

有关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分别,可以参看载于国际传道会(Christar)所印发的《将真光带到福音未及之民当中──印度教徒》小册子的第1213页。有一点要特别留意,印度教属于一个邪术宗教。练习瑜伽和冥想,会跟随一些大师的教导及他们的属灵路径,并经验到灵异能力和交鬼的事情。[12]

由于印度教信仰中的神祇可变成不同的化身,有众多不同名称。从一些对印度宣教有丰富经验的宣教士得知,[13] 很多印度人会选择他们信奉的神祇,例如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们清除障碍的“象头神”,亦可以包括他们的先祖,在家中设立神龛供奉。就像在Durga家中看到的情况,他们可以同时接受佛教中的各种佛像和耶稣。

基于印度人的泛神观,他们会很容易接受耶稣为救主,却不是唯一的神。他们的信仰普遍是透过故事流传,故我们可以藉着一些圣经和基督徒的故事向印度人传讲福音,这样会较容易令他们明白福音,从而使他们接受。

 

5.      向居于香港的印度人传福音

5.1        向印度人传福音的障碍

5.1.1        文化

一直以来,文化因素是最阻碍基督徒向印度教徒传福音的。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及政治家拉哈希南 (Radhakrishnan) 曾指出: “印度教是文化,不是一套教条。”[14] 印度人民认为印度教本身是其文化,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若放弃宗教,便是背叛自己的民族。所以,对印度教徒来说,接受基督教便等于要他们先放弃本身的民族及传统文化。

5.1.2        社会地位

此外,印度社会有四个基本阶级,包括祭司和哲人、贵族和战士、商人和农民及劳工和佣人,此外便属于“贱民”。印度的基督徒一般多来自低下阶级,所以对一些在印度制度下属于高阶层的人来说,信奉基督教便等于降低身份。要他们放弃令他们自豪及有优越地位的印度教徒身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1.3        家庭关系

印度人非常注重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行为是会影响整个家族的。所以,若有家庭成员改信基督教,他便要冒着被家庭赶逐、毒打、婚姻破裂、失去朋友、甚至有被杀的危险。而且,改信其他宗教不单是他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家族都会被牵连的。若家中有成员脱离印度教转投别教的话,整个家族在社会中便不会再受到尊重,他们会面对一些实际生活上的困难。

5.1.4        神观及业报

因印度人的神观与基督教的差异太大,所以向他们传讲基督的讯息是不容易的。他们有三亿多位神,圣经所说的独一真神对他们来说实难领会。印度教强调业力及因果律,而业力是一种造成善恶的力量,那亦是引伸至果报的力量。换言之,种善得善,种恶得恶。除了业力之外,印度教亦强调轮回,这与基督教的思想大相迳庭。对他们来说,今生所受的是前生所积下的业,他们的思想是自己的业自己还,所以对印度教徒来说,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救赎我们的事实,是匪夷所思的。他们相信只有靠自己的善行才可达致涅槃,对基督教因信称义的得救观无法理解。

5.2        向印度人传福音的建议策略

5.2.1        赦罪的释放

因为印度教的信仰建基于因果律,罪()的观念使信徒觉得时刻不断的犯罪,令他们觉得十分绝望。基督教的神是赦免人罪、赐人内心真正平安的神。[15] 所以,强调基督的大能、赦罪的救恩,能让他们心灵得着真正的释放。

5.2.2        理解其信仰

印度教的教义极其复杂,内容上亦有很多分歧。虽然有一些统一的信念,但没有特定的教条。所以向他们传福音时,不要先假设他们信什么,反要留心听他们如何看神、人、罪及救恩等观念。先了解清楚他们的信仰观念,如他们用“成就”或“达到”等字,便知道他们是那种认为“觉悟”(救恩)是单凭一己之力而非神的恩典的印度教徒。我们可以与他们讨论圣经中讲述救恩是礼物等经文,如以弗所书二章8-9节等经文。[16]

5.2.3        建立爱的关系

其实印度教徒背负着那么重的文化及信仰包袱,罪及因果等观念实在令他们喘不过气来。身为蒙天父大爱的基督徒,理应用天父给我们的爱去爱他们,用真心去关心他们,使他们透过我们得尝天父的爱与恩典。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便尝试与他们说见证,讲解福音。

5.2.4        讲故事及用见证

根据国际传道会一位宣教士的建议,向印度人传福音,可以利用圣经故事去解说基督教的教义,亦可以用生活见证去表明神的救赎及大爱,这样比较平铺直叙地传讲教理可能更为有效。

5.3        服事印度人的本地机构

5.3.1        香港循理会

香港循理会的钟树华牧师每星期都会与数位印度朋友相聚及一起读圣经。因在他们当中有些是回教徒,钟牧师亦会跟他们一起讨论可兰经及圣经,让他们知道耶稣不是一位先知或普通人而是神,且因着爱自愿为我们死而使我们得生。

5.3.2        融乐会

融乐会是关注少数族裔的一个志愿团体,其中以印度及巴籍人士为主要对像,主要关注公平、公义的问题。他们的服务包括个人及家庭辅导、法律谘询等。融乐会没有接受政府的资助,所以受的制肘也较少。

5.3.3        新福事工

新福事工的南亚事工主要关怀新来港的南亚族裔人士,如印度人、尼泊尔人等。他们开办免费的功课辅导班及广东话班。他们亦定期举办结他班、大食会等,从不同的聚会中传扬基督的信息。

6.      总结

向印度人传福音并不难,因着他们(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泛神观,他们很容易接受多一个救主。然而,若要求他们单一信奉基督教的神,他们会感到难以接受。再者,若改信基督教,他们亦会受到文化、社会地位、家庭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冲击。

但是,我们相信神深爱印度人,希望他们得闻福音,并藉着那独一的救主而得救。面对居于香港的数万名印度人,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先认识印度人的文化及信仰内容,关心他们的需要,并以基督的爱与他们建立友谊。有了以爱为基础的关系之后,我们便可以把握机会,透过说故事、见证(最好包括一些已悔改归信基督教的印度人的见证)的形式,展示基督的赦罪和救赎大能。若一些服事印度人的机构能加强合作,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

经过今次的跨文化接触及体验,我们更深体会到跨文化布道之难,当中涉及语言适应、资料搜集、文化适应、关系建立各方面,都要求布道者付出不少时间和精力。印度人是一个广大的禾场,愿神兴起更多对印度人有负担的工人,使在香港或印度本土的印度人能早日得闻福音!

参考书目

1.                  安克伯及韦尔登﹝John Ankerberg & John Weldon﹞。《印度教的真相》(The Facts on Hinduism),逸萍译。香港:天道,2006

2.                  卡勒、哈弗逊、卡度、基士拿、梁燕城、罗宾逊及卢德 David Clarkm Dean C. Halverson, Kent Kedl, Norman Geisler, Thomas L.S. Leung, Richard Robinson and Rick Rood﹞。《简明世界宗教指南(上册)(The Compact Guide to World religions, Vol. 1),石彩燕译 。香港:迎欣,20042版。

3.                  《将真光带到福音未及之民当中──印度教徒》。香港:国际传道会 (Christar)

4.                  锡克教历史简介和锡克教教徒生活方式。香港:香港锡克教庙宇委员会。

5.                  The Hindu Association. Hong Kong: The Hindu Association.

 


[1]     香港投资推广署:〈印度社群〉;摘自http://www.investhk.gov.hk/pages/8/645.aspx  (2007422) Consulate General of India Hong Kong, ‘India - Hong Kong Relations’ ; available from http://www.indianconsulate.org.hk/main.asp?DTINYI=5&PN=page&XID=25 (cited 22 April, 2007)

[2]     乐施会:〈南亚裔人士贫穷与社会排斥〉;摘自http://hkpoverty.oxfam.org.hk/issue3/3/issue3_3_special.htm

        (2007422)

[3]     BBC中文网 :〈快乐之道那里寻〉;摘自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10000/newsid_713700/713732.stm  (2007422)

[4]     香港投资推广署:〈印度社群〉。

[5]     资料取自该庙派发的刊物 The Hindu Association

[6]     资料取自该庙派发的《锡克教历史简介和锡克教教徒生活方式(香港:香港锡克教庙宇委员会),页24-25

[7]     同上,页25

[8] 这是锡克教徒独有的装束,故Durga的家庭或许是既拜印度诸神,又跟随锡克教导师的指导而生活。

[9]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香港差会及国际传道会。

[10] 安克伯及韦尔登 John Ankerberg & John Weldon﹞:《印度教的真相》(The Facts on Hinduism),逸萍译 (香港:天道,2006),页1-3

[11] 卡勒、哈弗逊、卡度、基士拿、梁燕城、罗宾逊及卢德 David Clarkm Dean C. Halverson, Kent Kedl, Norman Geisler, Thomas L.S. Leung, Richard Robinson and Rick Rood﹞:《简明世界宗教指南(上册)[The Compact Guide to World religions (Vol. 1)],石彩燕译 [香港:迎欣,2004(2)],页113  文中除另加说明,有关印度教的资料均来自这书。

 

[12]《印度的真相》,页38-39

[13] 2007421日参加本地印度文化体验一日游中,播道差会的胡志雄先生及国际传道会的黄桂莲姑娘的分享。

[14] 《简明世界宗教指南(上册)》,页121

[15] 同上书,页118

[16] 同上书,页120

 

 

《环球华人宣教学期刊》第十期,2007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