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普传 03

德国福音宣教事工的回顾与前瞻

洪立民牧师 ─ 中华福音使命团驻德国宣教士


|回福音普传选单|

 

回顾-拓荒的历程

 

一、德国华人宣教事工的历史

1978年海外基督徒使团的宣教士葛忠良牧师(Rev. Siegfried)由台湾宣教工场返回德国,当时第一批越南难民来到德国,难民中大多是华侨,随后愈来愈多难民涌至。葛牧师师母决定不再返回台湾宣教工场,而决定留在德国展开华人福音事工,成立了德华福音友会(Fiends of Mission to Chinese in Germany)简称F.M.C.D.并于1979年在汉诺威(Hannover)成立了德国中文图书馆。这是向华人群体传福音很好的福音预工。1990年5月笔者代表台湾浸信会联会来到德国,来了解及评估德国工场,当时在德国的福音派华人传道同工只有在汉堡的陈牧师及在慕尼黑的曾牧师。当时整个德国查经班团契不超过七个,1991年11月笔者全家来到柏林,是由台湾浸信会联会所差派与支持,后来开拓并建立柏林华人教会;同年同月,陶牧师来到法兰克福,是由台湾救世传播协会(O.R.T.V.)所差派与支持,后来开拓并建立了法兰克福华人教会,其间曾协助汉堡华人教会并参与及协助杜塞尔多夫华人教会的开创时期,于1993年与葛忠良牧师联合推动了第一届全德华人基督徒造就营,目前德国各地的查经班及团契已将近50个,50人以上的华人教会有8间,但超过一百人以上的教会只有一间。德国不但学生的流动大,传道人的流动也不小,前后也离开了十多位。

 

二、德国东部宣教事工的历史与拓荒

1、背景简介

整个欧洲目前已超过100万的华人,中国大陆同胞占90%,中国留学生占20%,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占5%。在中国留学生眼中,东德原不是令人向往的地区,1989年中国发生“六四事件”后,大批学生往外留学寻找新的出路。同年柏林围墙倒塌,德国走向统一,原来的东德开始重建。中国留学生开始注意东德(现称德东)的学校因美国“911”恐怖事件之后进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减少,许多学生转往欧洲,德东的中国留学生激增。

1990年5月中旬笔者以台湾浸信会联会国外传道部部长的身份受邀来到德国,葛牧师(德华福音友会负责人)带着我在德国各地拜访及了解华人事工。当时全德国华人查经班、团契不超过7个,当我来到德国首都柏林,看见在布兰登堡城门两旁部分矗立的围墙,就开始对这片土地有了负担,围墙的背后即是被困多年的铁幕,当时就有一种感动,希望福音能遍传整个东德。

2、建立了第一个聚会点

1991年10月台湾浸信会联会在年会中正式差派笔者一家四口到柏林宣教,同年11月22日全家来到柏林建立了柏林华人教会,当时柏林大约有六千华人,其中约一千多华人学生学者,前后共八年的时间在柏林向三种华人群体传福音(1.学生学者;2.餐馆人士;3.难民),其中经历了不少的酸甜苦辣。八年当中有300多人信主近200人受洗,整个柏林座落在当时的东德境内,而现在柏林已有2万多华人。1998年之前(柏林除外)整个德东不超过70个华人,Halle就占了将近一半,Halle是德东第四大城,有一著名的马普所(物理研究中心)有20多位博士后的华人学者。在国内有的已经是著名大学的教授甚至是系主任。感谢神的引领认识一位中餐馆的老板以前也是一位访问学者、带领她信了主,也在柏林教会受了洗。非常热心的一位姐妹开放了餐馆并接待这些学者来吃饭。1994年在Halle开始了德东第一个聚会点,每个月有一次聚会,平均有15-20位参加,其中不少信了主回到国内在重点大学教书或任职高位。

1998年夏天,德东来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约150人;1999年笔者才得到消息去了两次在Dresden,分发了将近100份的福音单张,小册子及中文图书馆目录,遇到了一位基督徒(在国内家庭教会信主),也曾向20多位留学生传福音。1999年圣诞节期间开始了第一次的聚会,一周后笔者全家就离开待了八年的德国到加拿大牧会。

3、宣教的契机与负担

2000年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留学生、学者来到德东,东边也有几所著名的大学—来比锡大学(现任德国国家领导人即毕业于此),德瑞斯登工业大学,到目前为止德东至少有6,000多个中国留学生、学者及少数工作者分布在20个不同的城市。笔者听到德国又增加了好几万中国留学生、学者尤其在东部。德国宣教的感动再次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于是辞去在温哥华牧会的事奉。感谢神教会也支持我笔者一家20%的宣教经费。2004年6月中旬笔者夫妇重返德国,当时也有德西的华人教会发出邀请牧会,但我们的负担不是牧会而是宣教,既然是宣教就要从拓荒开始。按照葛牧师的指示我们来到德东。

4、拓荒之经验与策略

当时只有三个聚会点分别在Leipzig,Dresden,Chemitz,三个大城聚会人数都是各位数,整个德东的聚会人数也不超过30人,整个德东还是一片属灵的荒漠,经过一个多月把家安顿好之后,就开始祷告寻求并思考整个德东工场的策略。从弟兄姐妹得到的谘询对德东有一些认识但并不完全,经过祷告及从个人过去植堂拓荒的经验,定下了一些策略。

 

  • 主动出击建立友谊——在市中心大街,大学、大型超市、亚洲超市等有华人学生进出的地方主动出击建立友谊,有好的机会就个人谈道。
  • 开放家庭——先建立一个温馨的家,花一个多月把家布置好之后,每周三招待学生吃饭、聚会及查经,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家的客厅已容不下参加聚会的人(平均已超过30人)开始分成两组,目前来比锡已有四组查经小组
  • 举办营会、户外活动、福音讲座、音乐会等——把人群带到神面前使信主的人增多。
  • 加强肢体交流、生命见证分享与个人关怀——特别在主日敬拜后,推动爱心一刻钟尽量与新朋友及不熟的朋友进行关怀。
  • 开办造就课程、主日学、同工培训——各城办同工培训并一年一次联合培训有关事奉及带领查经的同工培训。
  • 推动全教会基督徒门徒培训——分三个阶段:第一年上半年30%参与,下半年60%参与,第二年上半年90%参与。

以上简要宣教拓荒策略以笔者个人的经验按照以上之步骤确实进行,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环境中相信仍然可以靠着主的恩典在三年到四年之间建立一稳定成长的教会。虽然学生工作流动性大尤其是在德东的学生工作,这四年多以来已经有近两百位信主,已受洗的已达到110位,主日稳定聚会的人数在Leipzig有50-60人,每年有20%-25%的基督徒离开,但每年也有20%-30%的慕道朋友被带进教会,整个莱比锡的华人也只不过1100人左右,其他的城市更不用说了,皆是100-500人之间。在德东拓荒确实不易,学生流动性比其他地区更大,福音事工只能大量撒种、快速栽培。尤其所需照顾的范围较大、人数也较分散,每周花在交通上的时间也不少,不但要与空中属灵的恶魔争战,还要经常与火车、电车、公车争战(奔走赶车)。

 

 

成长 —— 德国东部福音事工的成长

1、现况与展望

目前笔者拓荒牧养的范围有6个城市,大约有2,800多华人,其中90%是中国留学生、学者。每周五、周六去关怀并辅导外城的聚会,分别包括Halle、Magdeburg、Weimar Jena Erfurt这六个城座落在三个不同的洲:萨克森洲、萨克森安哈尔特洲、图林根洲,其他时间在Leipzig事奉,经过三年的努力耕耘,莱比锡华人基督教会终在2007年1月成立。目前有主日敬拜(近50人)、诗班(近20人)、成人主日学。每年有2-3次受洗,每周还有四个查经小组在进行的小组有诗歌、见证分享查经及祷告。每个查经小组人数在10-15之间。每月第一主日敬拜后举行教会复兴祷告会平均20多人参加,这是教会最重要的聚会,是支持教会整体事奉的动力。教会在去年已成立本地短宣,弟兄姊妹每月一次协助牧师支援外城的工作。今年计划开拓第七个城市(Merseburg)距离Halle只有16分钟的火车车程,距离莱比锡也只有45分钟的火车车程,有将近200位中国留学生,宿舍很集中并且还没有福音进入。是个值得开拓的地点。已经去过4次,并办了活动,也建立了初步的友谊。盼望神能感动更多对德东福音事工委身的长期同工,以便能建立同工团队而更能落实稳固德东福音事工的扩展与成长。

2、感恩与见证

许多短宣队以及神的仆人从北美来过德东,对德东的宣教事工有一定的帮助,在此特别献上感恩;三年多以来看见神的手一直在引领与祝福德东的事工,借着推动营会、专题讲座、布道会及个人谈道许多失丧的灵魂现已得救。现在已超过180位信主,受洗的人数也已超过100位。弟兄姊妹认真的追求与成长生命有明显改变,男女交友同居的问题普遍,但因着教会看重圣洁生活的教导,前后已有五对征得家长同意已登记结婚并成立基督化家庭。目前也有一对男女朋友信主后愿意分开居住,有了美好的榜样及见证,相信面对未来教会将有好的影响力。今年是培训年,开办了两期门训,及上完更新传道会的丰盛生命课程,共有36人参加。个人布道法的培训也有30个人参加德东事工需要不断的培训,常常是培训一完就离开返回中国或到德西实习工作等。连续开办了五年的德东营会对德东的成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德东的对象都是学生、是流动的群体,德东的成长就是德西的成长,也是加速中国福音化的一股力量。

3、需要与代祷

在宣教工场有时会遇到不同的单位争夺工场的事件,这是很伤害当地学生及宣教士的事情,只有靠着祷告求主保守。今年我们已成立福音事工发展中心,租了一套房子购买设备作为联合查经聚会、培训中心、图书室、中文班、才艺班、接待讲员、短宣队住宿之用,需要各教会弟兄姊妹的代祷与支持。

欢迎来德东短宣配搭,但更需要的是季宣,需要有爱心有恩赐有体力的同工或弟兄姊妹能来住上一个月至三个月或长期更佳。莱比锡华人基督教会已有一个中国学生家庭愿意全时间奉献读神学,预备成为全时间的传道人,目前已就读欧华神学院(在西班牙),后续可能还有人奉献读神学,他们皆需要经济上的支援才能完成神学课程,将来可以回到德东成为同工,与洪牧师师母一起配搭团队事奉,相信对德东宣教事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与果效。

4、德东环境简介

德国人办事认真“有案必研,万事必究”分工钜细,整洁无比,从德国人的厨房就可以窥知一二。德国人民族性、谨慎、严肃、认真、刻板并且固执,常听华人餐馆的老板说德国人吃到一道自己喜欢的中国菜20年不改第二道菜。这是德国人的幽默。德国人的性格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这个缺点也是他们的优点,因此德国人制造的用品机械等精密实用而坚固。德国人注重环保与绿化也爱种植花草,更爱护动物。德东有30几个校园有十几个大学城。在大学城里步步山水藏文化许多古迹建筑都非常有艺术价值。

Leipzig是德东第一大城,是集合工业、文化、音乐、艺术的大城这里有欧洲当时最大的火车站,这里是世界第一个商品展览会的场所(万国博览会的前身)我很欣赏这个城市建筑,这里有著名的来比锡大学,明年是600周年校庆,还有相当出名的孟德尔音乐学院,这里的管弦乐交响乐厅也是世界有名的,出了四位伟大的音乐家(1.巴赫;2. 孟德尔松;3.舒曼;4.华格纳)。旁边的Halle城是著名的的大音乐家韩德尔的出生地。Waimar是著名的诗人歌德与席勒的故居,也有著名的包豪斯建筑博物馆,是德国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Jena—世界著名的蔡司镜片总部就在此城,Magdeburg是较现代化的城市,也是图林根邦的首府,还有威登堡现在改为马丁路德城,还有风景优美在山顶上的华特堡(马丁路德当年被隐藏翻译新约圣经的地方)。当然还有著名的观光城——Dresden。

德东地区还有不少的破旧建筑等待翻新,但总的来说统一后德东不断的重建一些大城与德西落差不大。黑人与土耳其人较德西少,很多感觉较为干净单纯。莱比锡的地铁快要完成,这个城市很有特色,兼具古典与现代我们很喜欢,欢迎各位同工弟兄姊妹有机会来此城短宣、旅游、这里也有完善的体育馆,经常有国际性的比赛,莱比锡是代表德国申请奥运的城市。

 

前瞻——德国华人宣教事工的展望

德国长期以来不是移民国家,工作和居留不易,加上华人人口分散,学生流动性大,福音对象都是分散且流动的人,大城市的情况好一些,因为有工作的人。福音事工多数先由几个人的查经班开始。然后发展成有核心同工的团契,团契再继续发展成长,有一群较稳定的基督徒便有可能建立一间教会。整个德国目前华人传道同工,不分宗派有13个家庭加上1个单身女传道,所以基本上每个传道人要牧养关怀几个不同的城市。

德国除了教会以外其他将近50个查经班、团契。有三分之二平均人数不超过25人可见在德国的福音事工确实不易。甚至在有1万华人以上的大城市、教会聚会人数也达不到百分之一,有的却只有百分之零点五,需要更多有灵命有恩赐的传道人及好的同工团队才能有更好的增长。其实在大城市一间华人教会是不够的接触面也是有限的,每个大城市都需要多几间华人教会,较成长稳定的教会,可以考虑植堂(开设分堂)。

德国现有华人约15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约有5万人以上,来自中国大江南北,但实际上11万华人当中将近70%是知识分子,不少是毕业后留在德国工作的,这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华人知识分子的比例是最高的,德国大学虽然已经开始收学费,但是比起北美的学费那要便宜多了,近年来有许多中德学府的合作交流,仍然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留学生到德国来做短期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即可得到学位。所以在德国向中国知识分子传福音的机会还是很多。总结德国的福音事工虽然不容易,但是是非常值得投资开拓发展的宣教工场,同时也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地区。因为大多是学人学者,返回中国的比例也是欧美国家中最高的,可以加速中国福音化,并能早日完成福音直到地极的使命—中国人遍满全世界是最有条件的福音使者。以上是笔者在德国工场将近十三年所经历与观察的一些浅见。

 

 


 

《环球华人宣教学期刊》第十五期,2009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