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章 02

伊斯兰与今日世界


|回主题文章选单|

 

前言: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世界掀起了一波探讨伊斯兰原教旨运动的热潮,随着阿富汗神学士政权的瓦解,中亚地区的动荡政局已稍为平息,但三月廿七日以色列北部纳坦雅镇的公园饭店又惊传爆炸事件,炸死了十九名以色列人,另外还有超过一百廿十多人受伤。以色列政府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出兵包围巴勒斯坦的拉马拉市,使中东和平之路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中。与是次事件有关的又是另一个跟原教旨运动的相关组织哈玛斯。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对原教旨运动的由来,现今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作分析和探讨。

 

(一)引言

自16世纪中叶开始,鄂图曼帝国由盛转衰。在黑海与其附近的陆地陆续被俄国所占用,在国境西部,也被奥地利、波兰及威尼斯等国入侵,苏丹权威至此尽失。1801年起,俄国穿越高加索山,陆续占领乔治亚,亚塞拜然(编者按:又译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卡尔斯,阿尔达罕等地。1878年,塞普路斯和埃及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现均已独立),同时,阿尔及尔、突尼西亚和的黎波里在此时亦已接近完全独立自治的程度。

1853年,俄国发动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企图并吞土耳其,土耳其在英、法两国的援助之下,大败俄军于黑海。但在1878年,俄军再度入侵,使得不可一世的鄂图曼帝国,只剩下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色雷斯等一隅之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鄂图曼帝国加入同盟国,1918年,同盟国战败,土耳其不但失去它全部阿拉伯领土,同时又遭到协约国意图肢解土耳其。

当一个具有辉煌历史和过去的民族和宗教面对国(教)运日益衰落时,最后会走上两条不同的改革之路,一条是复古,另一条是革新。

 

(二)复古之路: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

(1). 特征:

(2) 原教旨派的主要运动和组织:

 

(三)革新之路:自由主义(Liberalism)和社会主义(Socialism)

(1). 自由主义(Liberalism)

土耳其革命是近代伊斯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事件,1922年民族主义党随着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而创立,提倡政教分离,引进自由开放体制;这制度一直实行到现在,新政府成立的精神在于政教分离和撇下伊斯兰和阿拉伯的包袱。其中以1924年废除哈里发(伊斯兰教王)为最明显的改变,此外还包括不少彻底的社会改革,如妇女解放,解除苏菲派(伊斯兰神秘主义)的等级制,放弃伊斯兰教法,代之以西方法律,宪法的世俗化,禁止清真寺以阿拉伯语叫拜,以上种种政策的改变使土耳其在文化上重新定位,她不再属于阿拉伯世界的一员,而是欧洲的一份子,最近土耳其更积极争取加入欧盟。改革的主要人物是凯末尔(Mustafa Kemal),他被视为“土耳其人之父”阿塔土耳克(Ataturk)。

土耳其的改革模式有不少的跟随者,包括伊朗的雷沙汗(Reza Khan),巴基斯坦的尊拿(Muhammad Ali Jinnah),印尼的苏加诺(Sukarno)和突尼西亚的布尔吉巴(Bourguiba)。但近来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印尼等国的原教旨派势力有扩大趋势,伊朗则从保守转趋开放,突尼西亚仍然保持开放路线。

(2). 社会主义(Socialism)

伊斯兰社会主义的思想始于19世纪的知识份子,而第一个提及伊斯兰社会主义的是原教旨派人物阿富汗尼;但他对社会主义的想法跟西方的想法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的共同处在于财富共享,但不否认伊斯兰的宗教地位及它是一个法律和政治上的体制。

埃及在纳萨总统时期,曾提倡“阿拉伯社会主义”,伊拉克和叙利亚也有提倡社会主义的政党,但最具代表性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是利比亚,格达菲(Muammar Qaddafi)在1969年政变获得政权后,以“自由、团结、社会主义”为口号把利比亚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他的绿色小册子中提及的“第三国际理论”,把宗教和国家主义等同,并没有强调伊斯兰的地位。格达菲的近卫军为女性,是伊斯兰国家中仅有的,伊斯兰法学家无权过问政治,国家的决策单位是“人民代表大会”。

 

(四)结论

伊斯兰世界的复古和革新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改革运动,但两者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当一个伊斯兰国家或社会处于混乱和腐败的政局时,民众往往倾向于一个能够整顿或整合社会的力量,原教旨运动往往在这样的局势下壮大,甚至夺得政权,但当原教旨派掌权后,严谨、保守的社会制度却又成为国家进步和现代化的障碍,于是开放的声浪又慢慢高涨,今日的伊斯兰世界正回荡在这钟摆的两端。

 

《环球华人宣教学期刊》第十八期,2009年十月。